戴安娜的情感世界

本报专栏作者:李昶 (供稿)

戴安娜王妃于一九九七年八月三十一日在法国巴黎郊区因车祸去世,消息传出,举世震惊,万人哀痛,她后来被冠以“人民的王妃”的头衔。

想来千万人都喜欢、崇拜戴安娜王妃,是因为她漂亮、迷人、有风度;因为她性格真诚,敢于直言;因为她被王室压抑、排斥;也因为她一生乐善好施,做了不少帮助穷人的事。人们喜欢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戴妃。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因为戴妃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这才是她真正的魅力所在。

纵观戴安娜王妃的一生,她最向往的是被人理解和被爱,查尔斯王子喜欢过她,但从他那里她没有得到她需要的那种感情生活,而她一生都在追求那种感觉,直到她走完她的生命之途,却没有真正拥有过,这就是她的悲剧所在。

戴安娜的悲剧,也体现在她独自对强大的王室传统的反叛,王室的一些主要成员不喜欢她,因为她有时不喜欢按王室章法处人做事,她喜欢平民式的与人来往。另外,自从她入宫以后,新闻界的镜头在她身上,她的光艳四射,让其他王室成员黯然失色,这也是她招妒忌、受排斥的另一个原因。

戴安娜虽然出身贵族家庭,但家境到她这代也并不辉煌。她父母离异,又不怎么关心她,这对她年幼的心灵造成过重大打击。这造成了她的忧郁寡欢的性格。戴安娜虽然后来出名,被新闻媒体广为报道,其实,读她的传记,可以看出她内心是一个十分孤独的人。

戴安娜不是智慧型的人。中学以后,她帮人带过孩子,打扫过清洁,做过幼稚园老师。当老师期间与查尔斯王子交好,后来订婚。总的说来,她在与王室有联系之前,她过的是一个平民的生活。像她这样的背景,我认为,她当初答应嫁入王室,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因为王室对于嫁入这种家庭有多种挑剔的要求。你要么得老实听话,要么就得用你的努力和实力去抗衡,以平衡这种关系。这种现象,是比较广泛地出现在有地位的家庭关系中。戴安娜是把平民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带进了王室,虽说平民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并不一定比王室差,然而这两种不同环境培养出来的人,的确在性格和气质,及待人接物的方式上,有着本质的差距。看看当今那些拼命想嫁入豪门的平民女子,婚后多半不幸福,其原因是这两种人很难真正相互理解,有些有金钱、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总是喜欢居高临下,指指点点,喜欢别人围着他们转,而不太能注意到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其实,人与人不同,很大程度上是一些人多些努力或多些运气,或多些处理问题的理性罢了,而并不一定是多了聪颖。试想当年要不是当今英国女王的伯父,那位堪称豪杰的国王,为了要娶一位离过婚的女人而自愿放弃王位,当今王室很可能就是另外一家人了。戴安娜的悲剧,也在于她虽然被要求按王室传统行事,但她也认为平民的生活习惯也是有价值的,并且身嫁王室还想保持一些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她把她原有的性格带进王室,王室想改造她似乎也不成功,或者说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反叛王室的传统,来挑战王室对个性发展的压抑。

戴安娜最大的悲剧,是在她的感情生活方面。她渴望得到情感,而查尔斯王子是一个从小别人就围着他转的人,他不可能深入去体会、理解他人在情感上对他的要求。情人卡米拉聪明智慧,与喜好哲学的查尔斯有许多共同语言,卡米拉同时又理解女人应该围着他转。可惜戴安娜没有真正弄懂这一点。卡米拉的确有辅佐君王之才,可惜相貌平平。王室当初同意戴安娜入宫是否也考虑到戴安娜相貌出众、可以为王室生出真正的白马王子,也很难说。从研究人的心理、人格行为的角度来看,高贵者的心理状态和平民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这类人有的多了一些理性,有的多了一些自信,有的多了一些豪气罢了。另外,据戴安娜传记记载,她经常换衣服,有时一天要换四套衣服。戴安娜对衣服的品位很高,很有审美感,加上身材好,她穿戴那些名贵服饰总是那么入时得体。恐怕很少有人想到,在这种豪华奢侈的后面,真正反映的恰恰是她强烈的内心不安全感。她需要这些物质的东西来支持她的精神世界,这不能不说是她的悲剧。

关于这点,你可以去问问你所认识的那些喜欢花钱、喜欢打扮、喜欢排场、喜欢奢侈的有钱人的太太,去听听她们的心里话,你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在戴安娜传记中记述,她患有一种叫做Bulimia的饮食方面的失调症,这种病的特征是先暴饮暴食、然后狂吐,是一种因精神因素引起的病症。戴安娜说这种病是发生在她与查尔斯王子结婚后的第二周,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卡米拉存在于两人的关系之间,引起两人关系紧张。后来,她长期患上这种病症。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也真是活得太不幸,太可怜了。

不少人认为查尔斯一点不爱戴安娜,而迷恋情人卡米拉。其实,我认为查尔斯王子在感情生活上是分裂的。他从小很少得到母爱,父亲又对他极为严厉,他真正的精神支柱和导师是他的祖叔父蒙巴顿勋爵。蒙巴顿去世后,很少人能真正引导他。而卡米拉扮演的角色,更像一个母亲式的智慧情人,可以为他点拨迷津。而戴安娜是一个漂亮的、多情的女子,带得出场面,并且有时也可以激发他心中的温存的一面,也就是说,从这两个女人身上,查尔斯得到一个完美的女性。可能卡米拉看出了这一点,可惜的,戴安娜没看穿这一点。如果当年戴安娜在处理查尔斯与卡米拉的关系上,不是经常吵闹,而是理智一些,如果她努力去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并由此建立起自信心,我想查尔斯王子可能会真正回到她的身边。因为卡米拉拥有的知识和智慧,戴安娜可以用努力和恒心去弥补,而戴安娜所拥有的相貌和年龄以及对公众的吸引力,是卡米拉不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弥补的。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蒙巴顿将军在1979年被恐怖分子炸死,我想他大概不会同意选择这两位女士中的任何一位,王室的历史,恐怕就是另外一篇故事了。

戴安娜的悲剧,还在于她与后来几位情人的关系上。她在婚姻中的情人是她的马术教练。此人是花花公子,后来找人出书,把他和戴安娜的情场之事抖了出来,卖了好价钱。又据记载,戴安娜离婚后与另外几位男士有过短暂来往,多为花花公子型的人物。连与她一起遇难的托地,也是此种角色。据报载,托地的父亲为一巨富商人,每月供给这位宝贝儿子的数万美元还不够他花。又据报载,托地曾在美国加州住豪华旅馆,欠了二十多万元的帐,就跑掉了。有人还在讨论托地可能是戴安娜最后找到的情人。试问,如果戴安娜真的与这位宝贝结婚,她会幸福吗?一般来讲,人的品格和行为往往是统一的、连贯的,托地会为戴安娜而重新洗面革新,做一个温存体贴的好丈夫吗?

真正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戴安娜总是坠入这类情网?不否认这类花花公子们在有财力的时候,是很会讨女人开心的,他们是这方面的天才。还要问的是,戴安娜王妃是否生活得太压抑、太孤独了,需要别人来使她开心呢?她身在万众仰望的位子上,但内心是否极度空虚呢?同时,在她的无意识中,她的情人要在多大程度上才能满足她对真实情感的需求和虚荣呢?她为什么在情感世界中总是失败呢?戴安娜后来几位情人,从人格上来讲,从成熟角度上来讲,都不及查尔斯王子,戴安娜为何会爱上他们呢?

话又说回来,我认为戴安娜自父母离异以来,心理上就有所扭曲。她一直想有一个自己的家,想有一个和谐温馨温暖充满情爱的归宿,可惜她没有得到,她选错了人。她对生活过分理想化,她一直在寻找一个美好的、她希望得到却没有得到梦,或者说她带著这个梦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戴安娜的一生,由这一切构成了一出悲剧。后人一定会把她的一生,编写成作品,说不一定还会是千古绝唱。戴安娜是崇高的,并不仅仅是在她乐做好事、待人随和的这个层面上。她的崇高是在于她为了自己理想的感情世界,为了一种完美的梦想,她一直在不息地追求。她的悲剧在于,为了理想的生活,她曾经真诚地去努力过,奋斗过,虽然她并未真正得到过。

我十分尊敬戴安娜王妃,是因为她对自己理想的执着,是因为她敢于对传统进行反叛,最重要的,我理解她有着普通人那种对生活、对感情的需求,还有就是她作为人的坦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