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飆升政府也是推手之一
作者:一目
多倫多的房價最近七、八年間,一年比一年攀高。加拿大房價最早飆升的城市是卡爾加里,然後是溫哥華,接著才是多倫多。儘管多倫多起步較晚,但是增長較快,個別地區增幅甚至超過了溫哥華。加拿大人少地多,但大部分人口卻聚集在幾個主要中心城市。比如,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利爾這些中心城市。按人口密度來看,這些城市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城市比較,也都差不多,不能說是寬敞。特別是多倫多,加拿大每年接收近30萬新移民,大部分都定居到了多倫多,多倫多的人口密度已經在快速增長,而且城市擁擠帶來的通病也已經顯露出來。最近10多年以來,全球主要城市的房價都在上漲,加拿大還算是後來才跟進的。比較而言,加拿大主要城市的房價儘管上漲比較快,但房子的價位仍然不能算是很高。加拿大老百姓長期享受著優越的環境,大房子前廳後院大車大馬路舉目望去寬敞無邊的。房價上漲,居住空間被壓縮,老百姓當然不高興。政府抓元兇,認定外國買家是房價高企的推手。去年8月,BC省對外國買家徵收15%的房地產轉讓稅。據說,安省也要效法BC省對外國買家徵收額外的購房稅。有些諮詢機構和地產專業协会不同意政府的認定,他們認為外國人買房被過分誇大,政府這樣做是開錯了藥方子。
如果說是刻意逐利的推手導致了房價上漲。這之中,就有政府的責任。舉例來說,在大多地區建一棟100萬的獨立房子,這個價位接近大多地區的平均房價,政府徵收的行政費開發費、土地轉讓費、貨老稅等加起來就能達到大約30萬元。其中政府收費計入建築商成本的大約15萬,另15萬土地轉讓費和貨老稅,買房子時再交給政府。市價100萬的房子,政府總共拿走了買家購房款的26%。政府的開發費這幾年大幅增加,省市土地轉讓稅在2008年實行以來也是只調高不調低,麥堅迪政府在2010年強行推行的二稅合一,這些都給房價的上漲帶來添薪助燃的效果。
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還是需求關係導致。城市人口增加,需求量加大,供應量下降,房價必定上漲。根據聯合國組織對2050年社會經濟發展的預測,加拿大將位於世界前列,多倫多這樣的國際都市,住房會越來越擁擠。解決老百姓住房問題要有長遠的規劃,政府不能一缺錢就加稅或弄個新稅掏納稅人腰包,靠這種短淺行為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多倫多市區越來越擁擠,遠離多倫多的北部地區的眾多小城鎮發展卻遲緩蕭條冷清,這些小鎮有巨大的潛力卻沒有動力去發掘,大量的資源包括廢棄農地沒有被開發利用。如果省和聯邦政府協力,用新的思路吸納資金,加快404高速公路北延,再修建一條穿過多倫多到達安省北部Simcoe Lake 區域的高鐵,鼓勵多倫多的生意北遷,給予較大的稅務優惠,將帶動臨近多倫多的北部一大片區域的迅猛發展。北部地區現有的良好基礎條件,優越的環境,便宜的生活成本,加之便利的交通,穩定的工作,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口遷移定居。多倫多房價飆升勢頭將會受到強力圍剿而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