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加中關係,觸動何人神經?

作者:浩然

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也反映出不同政黨的真實態度。所有的爭議,皆因加國駐華大使麥家廉的一席話「惹禍」。保守黨指責麥家廉宣揚中國與加拿大的關係比美國更近,是「魯莽」行爲,損害加美關係。爭議一直追到正在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的杜魯多總理,總理表示他的政府應對國際事務的處理方式,是尋找與各國的共同點,包括與中國。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將和他們在所有議題上觀點一致。

麥家廉到底說了什麼話「闖禍」,惹得反對黨如此動怒?讓我們來看看他的原話:麥家廉在接待魁省省長庫亞爾時認爲,美國新總統的當選,對加拿大來說是個改變格局性的變化(Game –changer)。「在一些重要政策領域上,比如環境、氣候變化、自由貿易、全球化等方面,加拿大政府的政策與中國政府的政策更相近,與美國的相關政策相比。」顯然,麥家廉強調的是「在一些重要政策領域」中,而不是指總體上「加中」關係比「加美」關係更近。但是即便如此,只要談到拉近加中關係,就已經嚴重觸動了某些人的神經!

哈珀時期的外貿部長在議會上炮轟執政自由黨說,「與共產主義的中國情投意合,不會幫助我們與美國的關係」;另一位保守黨議員則徵集了某某功的簽名信,明確表示是對麥家廉講話的迴應。經常發表文章批評中國的主流英文報紙也找到了新的目標,以社論的形式對麥家廉和總理加以口誅筆伐……。

由此不難理解保守黨近年來的表現,上至黨魁開始,就直言反對加國與中國商談自由貿易;各位國會議員(包括華裔)對加國加入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不聞不問,但堅決反對加國加入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麥家廉還說,加拿大與中國的距離靠近,要歸功於美國總統的政策,包括保護主義的做法及否認氣候變化的立場,「中國人比以往更有興趣和我們共事」。大使認爲,美國與中國的分道揚鑣,是對加拿大的恩惠。「某種程度上,出任(駐華)大使對我、對加國與中國的關係都是件好事。因爲由於(美中)這些重大的分歧,給我們在中國呈現了機會,毋容置疑加拿大希望在中國更有所作爲,這就是總理要我到這裏來的原因。」
麥家廉曾經是聯邦自由黨的內閣部長,在聯邦新政府執政不久,被總理杜魯多委任爲駐華大使。總理將一個內閣部長派往中國,並將原外貿部長轉任外交部長,並專門主管對美關係和對美貿易,可以從中看出在當今的國際形勢下,新的聯邦政府把對美國、對中國的關係提升到非常重要的戰略高度。

麥家廉所言是否是實情?自有公論。如今正值春節,不妨和中華文化一起來看。比如在對全球化問題上,中國從文化理念上講究和合文化,強調和諧共生,而不是零和遊戲。當今的中國領導人強調「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這一點和加拿大的理念很相近,加拿大也主張自由貿易,強調建立開放、包容、開放的經濟。

由比如在對待環境上,中華的祖先歷來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國曾經走過一段忽視環境的彎路,目前則在大力整治環境。在認同氣候變化這個觀念上,加拿大與中國的立場一致。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