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的神奇(三)

本报专栏作者:加拿大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拜佛是一種修行

其實拜佛更是一種非常殊勝的修行法門。大家知道我們身心一切的煩惱,都是來自我執,也就是我見,這是我們在六道中輪回的根本原因。只要去掉我執,我們本性的智慧光芒將自然顯現,從而斷除一切煩惱,直至涅槃。這就是《心經》的著眼點。

而拜佛就是去除我執最好的方式之一。六祖惠能大師說過:“禮本折慢幢”。我們以恭敬心禮拜佛菩薩,就是折服我們本身的我執與我慢心。

在《華嚴經》中有普賢十大願,其中第一大願就是禮敬諸佛。不光要禮敬諸佛,而且要推而廣之,禮敬所有眾生,包括一切有情與無情。有情是一切有情眾生,其中包括一切動物。無情是指植物、器物等。因為佛陀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當然對器物的恭敬,並不是向桌子板凳禮拜磕頭,對物要把它擺得整齊,保持得幹幹凈凈,這是對它的禮敬。同樣的道理,我們做事要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盡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做得圓滿,這是對事的恭敬。對人、對事、對物平等的恭敬,就是普賢菩薩的大行。因此,普賢行是最圓滿、最殊勝的修行方法。

大家看到,從禮敬諸佛到最後對人對物對事的絕對的平等心和恭敬心,其目的就是在去除我們的我執。也可以說,我執去掉多少,我們就能解脫多少。

什麽是我執 ?

我執,又名我見。從內容的角度,我執可以分為人我執、法我執。

其實我們大家對人我執和法我執已經有所了解。所謂人我執,就是眾生不知人身只不過是各種因緣的假合之體而有聽、聞等感知作用,我們依照感覺,固執地認為人身中有一個我存在,所以一切的煩惱障礙就隨之而來,便有貪瞋癡等諸惑,於是就隨著各種的因緣,做了無量無邊的業,再隨著業力在三界六道之中輪回不止。《唯識述記》上說:“煩惱障品類眾多,我執為根,生諸煩惱,若不執我,無煩惱故。”

所謂的法我執,就是眾生不了解諸法本性空寂,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如幻如化,我們根據自己的感知,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真實的,這就是我們的所知障。 《起信論》云:“人我見者,計有總相主宰,法我見者,計一切法各有體性。”

如果問,禮佛拜佛能不能求得富貴和健康。“心誠則靈”,這可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口頭禪,而是包含著非常深的道理。試問心若不誠,如何生得起恭敬心和對眾生的平等心,如果沒有這些,我們拜佛的意義又何在呢?反之,我們有了恭敬心與平等心,就會處處與人為善,行布施,結善緣,廣積福田,自然會得到富貴健康的善果。所以說,拜佛是非常有益眾生的法門之一,而且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方式,我們大家都應該積極地去實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