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的故事(上)

2007年转瞬即逝,自己来到加拿大快3年了,已经从最初的不适应、不喜欢到逐渐爱上了这里的蓝天白云、鸟语花香,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以他特有的天时、地利、人和吸引着每年数以万计的移民,并让他们在此安居乐业。虽然我们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是两手空空,只有满怀的壮志,但几年的奋斗下来,大多数人都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温暖的家。

这个新家不同于我们在中国的家,因为在祖国我们有长辈或多或少的庇护和照顾,那里的家更多的浸透着上一代人的辛苦和付出,而这里的家真的是我们从无到有,像燕衔泥一样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现在回忆起自己当初从决定买房到看房下单,再到收房装修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像昨日情景一样历历在目,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从零开始构筑一个家。

买房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结婚后没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也觉得不太对劲,再加上老公单身的时候经常搬家,对居无定所的租房生活已经深恶痛绝,所以最后两个人咬碎钢牙、壮着胆子下了买房的决定。这个决定一出,国内的两大家子人举家欢庆,在老人的思想里,先成家才能后立业,而这个成家不仅仅是指找个人结婚,还包括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决定好做,但付诸实施却并不容易,首先是我们对房子的要求比较高,要地区好、面积不能太小、房子不能太旧、格局要合理、房价还不能太高等等(要求真的不是一般的苛刻,回想起来有点惭愧,但因为是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家,所以请大家理解并海涵),其次这套房子还得看着顺眼。就这两大条规定下来,合适的房子已然不多了,而且那时的我们虽然不算囊中很羞涩,但一下子拿出一笔不菲的首付和买房那些杂七杂八的费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既然决定了,再难也要上,于是我和老公就开始了看地图、找经纪、看房子N处、选贷款银行、签协议、验房收房、买料装修、买家具、搬家这一系列的浩大工程。现在回想起来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总结起来就一个字:累!

在北美,很多事情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但也有很多事情你必须交给专业人员去帮你完成,和中国的情况不同,这里买房子不能只依靠个人的力量,有个负责任的地产经纪能让你在最省事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尽可能满意的房子。可能是我和老公对房子的要求实在有些苛刻,先后有两位地产经纪都打了退堂鼓,我想一是不愿意浪费时间,二是觉得我们过于理想化,成交前景不乐观。幸运的是我们最后遇到了一个尽职尽责的地产经纪,更好的是她也说国语。

和经纪几番沟通下来,她帮我们确定了房子所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第一,房子离交通干道或车站不能太远,因为要照顾到国内的家人来加探亲期间的交通问题,让他们自己开车不太现实,会开也不认路,我们白天又没有时间陪着,如果出行不便,那老人来的几个月就跟坐牢一样;第二,房子所在的区域治安情况和邻居的构成;第三,对于两个人常住的房子,房屋面积不必太大(能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地区,独立屋价格让我们都较难承受),但也要能满足我们以后的居住需要,以将来可能有两个孩子预计。确定了这三条基本原则,经纪就开始着手挑选适合我们的房子,然后就是数次的看房经历,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看到一个举家回流的同胞所转卖的房子,那个房子地理位置不错,是幢半独立屋,有偌大的一个后花园,一楼宽敞明亮还有一个漂亮的壁炉,装修也颇下了一番功夫,一看前主人就是对这套房子倾注了不少的心血,乍一看下,我和老公都很喜欢,但细细看来却发现这屋子像被洗劫过一样,窗户没有窗帘,甚至连窗帘杆都被拆走,天花板上满天星灯的灯泡全被卸走,吊灯的灯泡都被拆的只剩两个,车库自动遥控的控制器没有了,接下来发现的类似细节还有很多,最后连我们的经纪都看不下去了,建议我们去看下一套房子。其实现在回想起来,那套房子若不是有这些人为的问题存在,还是让人十分喜欢的,后来经纪告诉我,房主回流之初不确定在国内是否能常住,当全家决定短期内不再回加拿大之后才把房子委托朋友清理,然后转卖,想必这些家里必不可少的物件都被朋友打包整理回他自己家了,也因此让这套房子面目全非变了样子。

买下现在的这套房子纯属巧合,那天我和老公看了不下7套房子,在我们都疲沓了之后迈进了这个房子的门,起初我对偏小的客厅不是很满意,但当我们上到3楼的主卧房时,一直阴霾的天空突然放出了万道光芒,太阳光越过云层直射了下来,这个卧房朝南有一扇很大的落地窗,刹那间阳光全洒在房间和我们的身上,因为这道阳光,我们爱上了这套房子,当即决定就是它了。接下来的交易并不顺畅,我们的经纪很负责的告诉我,这个房子的开价略微有点高,依她的判断对方能够接受的底价大概是多少,然而对方似乎对我们的开价不满意,OFFER没了下文,我和老公在等了一个星期后只好再开始了看房之旅。但也许房子和人也是有某种特定的缘分,对方竟然主动又联系了我们,原来这个房子的主人已经在其他省找到了工作并买了房子,现在急需卖房的钱来支付新房的费用,而他们之前谈好的买家接受不了只有短短几天的买房期限,自动撤了OFFER,所以他们退而求其次找到了我们,而且为了尽快出售,房主也答应了我们的开价,我和老公兴奋不已,终于选好了喜欢的房子,而这套房子也将属于我们了。

原以为搬进新家指日可待了,谁知道后面竟还有更多繁琐的事情在等着我们。首先是验房,我们临时抱佛脚的了解一些基本知识之后就找了一个验房师,我认为他查验的还算仔细,但最后我们的经纪指出他遗漏了几个细节,验房师忙不迭的又去查核,我和老公暗吁了一口气,专业的果真不一样。其次是办理房屋贷款,我们衡量再三,还是找了一个西人律师,他比较认真负责,当我们面对着眼前堆的像小山一样高的法律文件时真是傻了眼,这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还真看不完,他看出了我们的无措,开始逐个的讲解,特别是一些很重要的条款,几乎是逐字解释,这项工作整整耗费了我们一天的时间,最后他建议我们把文件拿回家再仔细查阅,不要草率签字(这样有耐心的律师应该算不错吧)。

钱款两清之后,我们终于赶在那个圣诞节来临之前搬进了新家,虽然那个圣诞节过的乱七八糟,家里也是杂乱无章,但有家的感觉和租房时真是天差地别,租房时也是四堵墙几间房,但现在看着属于自己的房子,从心里透着一种亲切和归属感。其实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移民来说,归属感可能才是我们真正一直在寻寻觅觅的东西,为了希望和未来,我们选择移民,也正因为我们是移民,所以更需要对这里产生归属感,只有拥有了归属感,我们才真正算是在没有生养自己的国家找到了自我。

归属感带给我的幸福没有延续的很久,随之而来的被迫DIY装修和家居布置几乎耗尽了我和老公的每一点热情和耐心。(未完待续)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