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识人:多伦多首任市长麦肯锡
本报专栏作者:走走聊聊
在加拿大不长的历史中,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并不多,William Lyon Mackenzie麦肯锡(1795-1861)算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位记者和政治家,曾任多伦多首任市长,也曾领导多伦多的1837年叛乱。他主要生平活动区域的南安大略仍有许多相关景点,是我们旅游识人的好去处。值得一提的是,麦肯锡正是第十任联邦总理威廉·莱恩·麦肯锡·金的外祖父。
麦肯锡出生在苏格兰,在青少年时期就非常喜欢读书和写作,15岁时曾给地方报纸供稿,这一切对其以后的政治生涯影响很大。为了稳定的工作,1820年,25岁时他移民加拿大。先在下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短暂居住,然后前往上加拿大的约克和Dundas,最后在1824年落脚尼亚加拉瀑布区的Queenston。在这里,他先建了一家印刷所,后来又创办了一张他一生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政论报纸 Colonial Advocate。这正是他政治生涯的开始。1936年,尼亚加拉公园局购得荒芜废弃的麦肯锡住所兼印刷所和报馆,并进行修复。现在这栋石灰岩石老宅开设为Mackenzie Printery and Newspaper Museum。博物馆内陈列了各种旧时的印刷设备和印刷品,有间房恢复了麦肯锡办报时的印刷车间原貌,为加拿大最大的仍在运作印刷业的博物馆。
因为经济问题,麦肯锡次年就把报馆搬到上加拿大首都约克,并在撰写政论文章的同时,开始积极投入政治活动。1826年,他被选为上加拿大议员,是改革派成员。1934年约克镇改设为多伦多市,本质区别就是政府开始民选。改革派在第一届市议会选举中获多数议席,作为改革派主将的麦肯锡也当选为市议员,并被改革派推举为多伦多首任市长。不过非常短命,在次年的市议会重选中,他失去了市长职位。如今,在多伦多市政厅二楼的历任市长照片墙上可以看到他的头像。
下野后,麦肯锡在1836年又创办了报纸The Constituion,继续宣传自己所属的改革派政见,主要目标就是要在上加拿大建立一个问责制的政府,即英国皇室委任的长官必须得到大部分民选代表的支持才可执政,以充分反映民意。1837年,法裔居民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抗英国的叛乱。这时,上加拿大改革派和皇室及殖民政府的矛盾也到了顶点。为了顺从民意和自己的政治改革主张,麦肯锡和其他改革派领袖便于同年12月在小酒馆Montgomery’s Tavern策划并揭起了叛乱,跟随的民众约500人。小酒馆就在如今Yonge夹Eglinton西北角,那时尚是乡村。不过,叛乱也很短命,仅仅几天就被平叛,而且连小酒馆也被付之一炬烧毁。不久,原地重建起一栋旅馆。1881年,又一场大火将整个建筑夷为平地,人们随之又建造一栋旅馆。旅馆在1937年被改建为邮政局,并营业至今。在邮局前,联邦政府树有简述叛乱的铭牌,因为这是加拿大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叛乱失败后,麦肯锡带领200多名追随者逃到尼亚加拉瀑布上游的Navy Island,并于12月13日宣称建立“加拿大共和国”,想以此为基地武装解放英国殖民下的加拿大。当时,有一些美国人支持他,但美国政府发出警告,说如果这么做就违反美国法律。经过思量以及多次入侵加拿大失败,麦肯锡最后只得罢休,流亡美国,主要定居在纽约市。此间依旧发表政论文,还惹过官司。1841年上下加拿大合并为Province of Canada 。1848年,时任总督同意开始建立问责制政府。结果改革派在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而领导政府。次年议会通过法案大赦1837年叛乱人员。麦肯锡便写信给老朋友也要求被大赦,并在1850年终于回到加拿大。
一回到多伦多,麦肯锡便重投政治活动,并在1851年击败乔治布朗被选为议员,成为议会中真正的改革派,甚至是改革派中的改革派。后来,由于麦肯锡的经济状况不好,老朋友便以表彰他对加拿大的贡献为名为他筹集了一笔基金。他把一部分钱用作办报,一部分钱用来买房。这房子就是位于82 Bond Street的漂亮乔治风格排屋Mackenzie House, “旅行天下”曾有专文“叛乱市长Mackenzie House”对此做过详细介绍。从1858起,麦肯锡就一直住在这里,直至度过生命的最后岁月。这座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住宅,已被指定为文物,并开放为市属博物馆。
麦肯锡葬于多伦多老城的Toronto Necropolis墓园。这是多伦多最古老的墓园,也曾是最大的。墓碑非常普通,在墓园中豪不显眼。和他同眠的有政治对头乔治布朗,以及多位早期多伦多的市长和闻人。前几年去世的魅力政治家林顿也安息于此。不过,追忆麦肯锡的最后一站当是安大略议会大楼。那长发飘逸,栩栩如生的麦肯锡铜像,再现了他犀利政治家的风采,让人难以忘却,也是对他一生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