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以先父之名命名放射楼
作者:星学
欣闻青岛大学附附属医院以“曹来宾”之名命称影像医学大楼,此乃对家严毕生执着追求之业绩的莫大肯定,作为其长子的我深感荣幸。它藉以奖掖勉勖医坛菁英,亦慰先父的在天之灵,教其儿女沐荣励志,愈加奋发图强。
家父早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医学院,系首届毕业生;留校任教从事新中国方兴的放射专科。执业一甲子春秋,勤勉劬劳,拼搏开创,医教研各项成绩斐然;并率先于国内高校创立了医学影像学系,专门培育X线诊疗人才;可谓誉满杏林,为弘扬近代中国“十八老校”之一的我院之声名,倾尽了一己之力。他生前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光环称号备膺;辞世五载后的今日,医院又追授了这一殊誉哀荣,昭示了大家没齿不忘其鼎献,依旧耿耿纪念于怀。
我亦是本院之子、家父的门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批中举青医。毕业留校,虽未能如愿继承父业,而是到内科悬壶,却也济世略有小成,算未辱高堂严谨治学家训与期许、未负医院前辈殷切希望与培养。再后出洋深造,游学德、英、美、加等四国,泛舟异域科海,无时不心系桑梓母港,萦怀师长同砚;无刻不为青医晚近的骎骎发展、接轨世界级医苑而欣喜鼓舞。此番院以椿庭字号命名他曾奉献了一生的科系楼座,也教我感恩不已,怀念家父的教养育之恩,特著此文。
显而易见,“曹来宾”楼所彪炳的,不止是一代医林先驱所开拓的发愤向上精神,也是“山大医院”这一“百年老店”在新世纪的跃上峰巅,更不失为青医人德才双馨学风的薪火续传。它所蕴涵的神韵与传统、良技与特长,将继续荫蔽莘莘学子,催生出代代新秀,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断惠及芸芸百姓,救死扶伤,造福众生益寿延年。
知父莫如子,我深信它定亦默契切合先考的志向心怀,及其恒持的平易低调为人、认真“高调”做事之作风,水到渠成“不求名来名自扬”。今得嘉许与其身系终生的院校联名传世,老人家在天家回眸瞰之,定会解颐欣慰:一己的功夫尘名并未随身殒而逝,依然常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激励着后生们慈心仁术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