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怪獸音樂家長?
本栏目主持人:張珮珊
坊間非常流行的一個名詞:怪獸家長。那麼,鋼琴學生的家長又是怎樣分類呢?家長非常緊張學校的功課和成績。那麼,鋼琴上的功課和成績,又是抱持一樣的態度嗎?
要保持積極學習態度, 家長的引導是非常重要。要孩子喜歡音樂, 家長必須重視鋼琴課,要緊張整個學習過程,孩子是知道的。
看到學生的進步,或是看到他們有規律地練習,我會說:” 媽媽乖”。因為媽媽有跟進,給孩子時間和支持。家長抱持認真態度,孩子是知道的。
但是,有些家長過於寵愛孩子,甚至變成溺愛。每樣事情以孩子的喜好為中心。孩子不喜歡嗎?不願意嗎?讓他自覺地練琴。讓他自己決定是否繼續學習,是否願意上課?
家長們,您們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什麼?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比較所有的學琴方法和練習來得重要。學生是否聰明,有沒有音樂潛力,手型和手指的形態都是不重要。
家長在查詢時,我會隨意問媽媽,孩子聽話嗎?上第一課的主要目的,除了指出同學的好和不好的習慣,是要看這位新同學的上課態度是否合作,是否願意弾奏一些比較新的概念。
上課時,我會邀請家長一起上課,讓他們感受到上課的樂趣,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經歷。家長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對孩子的意義是重大的,也會對學習有很大的好處。積極的參與,是正面的關注,是一種表示,也是一種認同的做法。家長願意一起經歷學習的過程,是表示願意明白個中苦與樂,願意了解任何的問題。
這種緊張的態度,和怪獸家長的心態是截然不同的。和孩子一起上課,是大家建立關係的好媒介。老師在稱讃學生時,媽媽可以幫忙讚賞,也可以給予中肯的評價。值 得表揚的時刻,也不妨在朋友圈中發放出去,讓親友看到孩子的進步,分享他的音樂成功長過程。這畢竟是一個互聯網世界呢。
但是,在旁的家長啊,請知道您們的出現必須是正面的。老師在教導學生時,溺愛型切忌偏幫,不斷的安撫孩子,或是向老師好話說盡,意圖停止老師對孩子訓導。
家長的出發點是什麼?保謢孩子,不讓他感覺委屈,不開心,要讓他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是最棒的。過份的保護,對小朋友的成長路有大好處嗎?
有些家長卻是相反的。他們動轍會對孩子訓話,完全沒有讓老師有說話機會。一節課裏,變成家長足老師,不斷的指導,喋喋不休地訓話。老師變成旁聽者,祇有聽和看的份。大家可以想象畫面有多可笑。
如果家長不要做怪獣家長,不在孩子的背後控制著。做個不聞不問的家長,好嗎?有些家長從不與老師聯繋,也沒有讓老師聯絡上。將孩子交給老師,就是老師的責任,教出最好的音樂家。沒有家長的關注,沒有看到認真的態度,孩子怎麼會認真起來呢?
(張珮珊是皇家音樂學院華人鋼琴考官. 歡迎致電(604)377-3118 或瀏覽www.jcmusicpiano.com. 請關注微信:jcpia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