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136)

今日主题:音乐与孩子的关系

问(1): 老师, 女儿对于明天的表演看得很重, 是好事吗?

答(1): 音乐的影响可以是很深远的,希望她也可以通过看看其他小朋友的表演,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她应该是期待明天的音乐会。也想自己表现得最好。

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性格慢慢转变,我应该觉得满意的。希望爸爸妈妈也是。我们再继续努力吧。这条音乐路,要她开心成长,积极和认真地面对。态度和习惯上的转变,对她的其他的学科就有帮助了。

问(2): 我怎么样可以告诉孩子音乐的灵性? 怎么可以成为音乐天才?

答(2): 耐听,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肯定是重想象力创造力的艺术,触动心灵深处的音乐。未来许多职业会给电脑化和人工智能体糸取代。机器人肯定也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的感情。但是,艺术家和音乐家用的是心和灵。很有兴趣看看,一个真人,和机器人嘅实质速度比轼。

在我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中,要找到有音乐天分的同学来教,是极少数。孩子都是白纸,有基本的“性格条件”,音乐天才都是培养出来的。老师的标准:性格平静,醇,听话合作,有耐力,肯做基础,有鬥心,克苦。手指(头脑)靈活,音乐感也容易萌生,有强的模仿能力。

问 (3): 今天早上看到马云的一段演讲视频,他说,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吗?他说两者的分别是:前者有的是芯片,人类是有心的。我是非常赞同。

答 (3): 人工智能是逐渐取替了很多工作岗位。面对耶么多的孩子,我是常常有这个忧虑。未来的第二代,第三代怎么在社会上谋生,和人工智能平分工作?我深信:学习艺术,孩子就不会给时代淘汰。正如马云说:我们有的是“心”,他们是没有的。我还要加一句,音乐是讲求感觉(feel)和感情(feeling)。用更高的科技取代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人工是所有行业的大趋势。工作数码化、自动化也是大势所趋。

一项统计,美国注册在案有720个职业,47%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也意味着,很多职业会被社会淘汰。

人工智能和科技未来可以发展到什么境界,是未知之数。好多事情以前不可以想象,今天都面世了。科技可能会將智能人感情化,人性化,是什么都有可能的?到时候,可以欣赏到智能人演绎之余,人类也可以继续享受弹奏乐趣?

(张佩珊导师是皇家音乐学院钢琴考官。学习上有任何问题, 欢迎致电 (604) 377-3118 或微信jc0728 。钢琴室设於列治文和南/北素里和北三角洲)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