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35)

今日主题:中国琴童的一个案- 妈妈眼睛湿了

 

问(1):河南没有好的音乐学院,尽管人口众多,学琴孩子基数也大,但整体水平与北上广等这些有音乐学院的城市孩子比,要差许多。老师, 可以请您点评孩子的演奏视频吗?

 

答(1):谢谢让我更了解国内的情况。中国太大了,我真的搞不清楚。不错呀。这首曲子弹了多久。她弹起真的不太像中国的弹奏方法。没有很硬,音色也不会很尖锐。音乐感也有的。就是速度控制不穏,也不是太熟的。

 

我问 (2): 一般国内的风气就是喜欢弹一些技巧高难度高的曲子。对吗?

 

妈妈答(2):国内家长一般喜欢让孩子考级,也是为了看到孩子每年的进步。我也是这样。因为国内考级八级之前允许跳级所以会有很多家长让孩子跳级考试。这就出现了级别和水平不相符的情况。我们弹的这首曲子可能也高于目前的实际水平,这是将近一年前老师为我们选的参加今年比赛用的曲子。慢慢悠悠地练了一年,最近暑假开始有一些比赛了所以把这个曲子挑出来准备参加比赛用。

 

因为技巧、难度低的曲子在比赛中不容易获奖,这里面确实有急功近利的成份。国内孩子的艺术才能在考高一等学校时,可以作为择校的参考,所以迫使家长去追求名利。

 

我:谢谢。您说得很清楚,分析得很透澈。这种教学法,恐怕不是我的教学方针。同学跳级也好,比赛也好。他们都会选难一些的曲子。但是他们要有这个能力,懂得分析,要能够驾御。为了比赛,一首曲子疯狂地练上一年,在我来看是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

 

前两天一位群友发了孩子一个视频让我给意见。孩子为了参加比赛,(超级)越级挑战。我是很鼓励同学为了一个目标挑战自己。但是,弹一首高级别的曲子,同学一定要先理解,知道怎样去看谱,知道怎么去分析才可以练。要想着旋律,不要个别音来弹。要不,就很难练,也浪费时间,也很难背谱。不是做不到,只是要小心去做。

 

问(3)这几个月进步很慢。孩子一直不能体会“打动人”,更多的还是老师让轻就轻让重就重。这个曲子, 其中有一小段抒情的地方,我每次一听到孩子弹,我的眼睛就会湿润。现在, 这种让我感动的地方没有了。

 

答(3)你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妈妈。知道同学换新的老师会有一段的磨合时间。还有你会知道音乐是要感动人心,要能够打动听的人。孩子可以說是白紙,音乐感都是培养出来的。是的,弹得好的同学我听他们弹都会眼睛湿润。

 

(张佩珊导师是皇家音乐学院华人钢琴考官。读者有学习上有任何问趣, 欢迎致电 (604) 377-3118 或浏览www.easypiano.ca。 請關注微信jc0728)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