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73)
问(1): 以前看你的文章说,要有感情感觉。总是不太明白,我弹的都对了。音准,拍子对,大家都一样。为什么这个弹得有感情,我都没有呢?
答 (1) 其实说感情感觉是很抽象的。什么时候大小声。小节和基础如提手,分手,等等都是做,应该感觉的基本功。当这些基本东西做好了,我帮学生推出音乐就容易了。
问 (2): 我一直关注您发的有关孩子学钢琴的文字。我比较反对很多华人钢琴老师的教法。我觉得他们重技能不重感情,重表演而不重表达。
我有一点个人的想法。如果把音乐和文学比较的话,我觉得音乐欣赏是阅读,音乐演奏是写作。一个不爱,不会阅读的孩子无法写出优美的文字。
对于音乐,我认为欣赏比演奏更重要,欣赏是演奏的基础。我觉得一个人可以不会演奏乐器,但一定要能欣赏、热爱音乐。看到您经常发表有关钢琴教学的意见,所以想到向您请教。我们也很希望寻找一位能激发孩子内心的音乐热情,引导他进入音乐王国的老师。
答 (2) 对于钢琴教学,我觉得应该是以欣赏为基础、并由此入门的。在学完弹奏一首乐曲后,连乐曲的名称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了。
如果琴童一堂课下来,学习到的只是指法的轻重缓急。却没有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在我看来这是很悲哀的。
是的, 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比演奏水平更重要;培养和保持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比技巧训练更重要。家长让孩子学钢琴的目的, 可以挺简单,就是通过掌握一门乐器,让孩子能够喜欢、热爱音乐。
问 (3): 老师, 请您重点分享您的教学理念, 可以吗?
答 (3): 学习音乐总体来说,可以分为音乐和技巧兩大范畴,卻一不可。但是,我觉得富有音乐感的表演,可以蓋过技巧不足的情况 ( 当然,不是嚴重情况 ) 。因为会带动听众的感情。
学生也要知道,就是最简单的曲子,也可以很好听。最低级別,最年幼的学生也会分辨出好听和不好听。当然,他们会知道箇中技巧和弹奏方法。
我的教学理念,音乐要成为生活一部份,学生是要弹音乐,不是弹对“音”而已。老师要传递给学生,最重要是学习态度,是整个学习过程。
(张佩珊导师是皇家音乐学院华人钢琴考官。读者有学习上有任何问题, 欢迎致电 (604) 377-3118 或微信jc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