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

張珮珊(資深鋼琴老師, 皇家音樂學院考試官)

 

訪問過很多家長, 為甚麼會安排孩子學習鋼琴。是望子成龍? 希望他們進入音樂世界?或者袛是”人做,我做”的心理?有多少家長希望子女走上“音樂家”的行列?有多少家長願意看到子女以音樂為“終身職業”?

我們來看看魏寜的故事。

魏寜年僅16歲, 最近被Steinway & Sons挑選為全世界60位青少年施坦威藝術家之一。

據稱,這個榮譽加拿大祗有2位藝術家獲得。而這位溫哥華青年藝術家,有甚麼驕人成績,可以讓他榜上有名呢?
閱讀過一篇訪問,知道魏寧在學習音樂的路上,也經歷過一段不開心的時間。在年紀小的時候,他也有反叛的時候,也有”想過放棄”的念頭。

因為父母親的督促,他認為是被家人強迫練琴,感覺不開心。同時間,他有一個追求完美的性格,也給了自己不必要的壓力。

在這段時間,他參加了一個音樂夏令營,得到很多人的幫助,這樣就經過難關。
同學都是每天練習11-同學都是每天練習11-12小時,自己只是每天練習三小時。怎樣可以投訴?為什麼會埋怨?夏令營以後,魏寧作了很大的心理轉變。自己會爭取練習鋼琴時間。

這個心態上的轉變,父母親固然會付以無限支持。

 

痛錫孩子的父母會尊重兒子的決定和選擇。雖然知道,要成為專業鋼琴家的路是不容易走,他們就是支持和鼓勵。

一般來說,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態。魏寧在名校就讀,學校成績是全A水準,以後的人生路可以是一帆風順,前途似錦。他也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

他在課外時間不斷組織各種音樂會,公益慈善活動。除了幫助卑詩省兒童醫院舉辦籌款音樂會, 甚至遠至國内舉行慈善音樂會。

為甚麼一個對學校成績緊張的至優學生,可以將時間安排那麼好? 他可以讀書,彈琴,舉辦音樂活動,而每個範疇都做出好成績。我猜,他熱愛音樂的熱誠也是推動力之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