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多讓大麻將正式合法化 加拿大華人家庭準備好了嗎?
本報記者馬克報導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日前報導,小杜魯多自由黨在本屆國會競選時承諾的讓大麻合法化,將會從明年7月1日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實行。該公司從政府內部獲得的消息稱,聯邦政府負責大麻合法化事務專員的前多倫多警察總長貝理雅(Bill Blair)在政府會議上公佈了大麻合法化的詳細計劃:聯邦政府將負責對大麻生產者的規管、發放牌照,以確保其產品安全;各省政府會負責大麻的銷售、分配,以及定價;對想自種大麻的人,法律將規定每戶最多可以種植4棵。消息一出,主張大麻合法化團體和癮君子馬上是一片歡呼雀躍;安省政府等早希望從中分一杯羹,以彌補虧空庫房。受傳統文化影響的華人及家庭,又將怎樣應對這一撲面而來的大麻煙?
有13歲和9歲兩個男孩的新移民同鄉薜先生,對本報記者表達出對大麻合法化的擔憂。他表示,與許多國內朋友和同事一樣,當初選擇移民加拿大,是看上這裡純樸的社會環境和優質的教育條件,希望小孩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得到健康成長。但近幾年來,政府一會來個性教課大綱,一會又搞同性戀、無性別廁所,現在又來個大麻合法化和家家種大麻,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感覺社會環境及小孩的學校教育環境正在惡化,起碼與自己當初移民時的期望值是有越來越大的差矩,甚至應中了早年在國內上政治課時老師所講的“資本主義社會走向腐朽墮落”一說。薜先生表示,雖然受老師教育和周圍環境影響,大兒子也認為抽大麻是這些人的人權,大麻是應該合法化,但自己在家裡堅定地教育小孩遠離大麻,不要同大麻友混在一起,令人擔心的是:大麻合法化後,到處是售賣店,滿街吸食者,政府甚至為抽大麻做廣告宣傳,到哪時,一直視大麻為毒品並敬而遠之的華人家庭還能否管得住自己小孩不抽大麻,就真是個頭疼大問題了。
香港大學前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馬文廣博士認為,加拿大聯邦政府計畫推行休閒大麻合法化,然而其真正目的令人質疑。而且,政府“大麻合法化專責小組”的建議亦有不少爭議之處,而且其論調往往與研究結果不符,甚致背道而馳。因此,他從3月19日起在民生促進會Civic Promoters上主持一個為期四周的不記名網上調查,蒐集華裔居民對休閒大麻合法化的意見,今年五月公佈結果並將研究報告遞交國會議員,供聯邦政府訂立新法參考之用,冀能促使政府考慮加拿大華人關注的地方,對有關管理辦法作出改進。
馬文廣並撰文指出,Forum Research民調公司先後於2015年12月和2016年5月在安省進行民調,兩次結果均顯示只有56%省民支持合法化,反對的達37%,相信這個現象會持續至訂立新法後才可能轉變。休閒大麻在加國似乎甚為盛行,為何竟然近四成的安省省民反對合法化?首先,聯邦衛生部再三強調,合法化的目的是防止青少年接觸大麻,以保障他們的健康。然而不少研究卻指出,合法化會促使更多青少年使用大麻和提高他們的使用率,因而簡接加速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此外,癮癖及精神健康中心亦認為,合法化會全面增加大麻的使用,實令人擔心。去年底,大麻合法化專責小組發表報告,其首要重點是減低國民使用大麻的傷害,以改善青少年和弱勢社群的健康。不過,它大篇幅討論如何規管大麻的種植、生產、宣傳、售賣及分發等市場營銷環節,對於減低使用大麻傷害的教育性和預防性計畫,只是輕描淡寫,使人懷疑其真正目的。縱然專責小組的建議能有效規管大麻的商業活動,亦未必能有效減低青少年使用大麻的傷害,因為根據加拿大濫用毒品中心的研究,導致青少年使用大麻的主要因素是誤解使用大麻的效果、朋輩或家庭的不良影響、和社會接受大麻的風氣。該中心認為,較有效的方法是重新界定對大麻使用的社會規範(social norms),為青少年建立一個「支援性環境」(supportive environment),並鼓勵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慣。專責小組在其報告建議,可以購買和藏有大麻的全國最低年齡定為18歲,此建議引起不少非議。加拿大醫學會和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異囗同聲指出,人類的腦部發展到25歲才穩定下來,在此年齡之前長期使用大麻會妨礙腦部的發展、減低認知能力(cognitive functioning)、及引發精神病;多倫多大學一位精神病學教授亦認同,發展中的腦袋是非常脆弱的。綜合而言,政府須三思而行。
馬文廣認為,為確保休閒大麻在合法而安全的情況下生產,同時讓使用者有更多選擇,專責小組建議私人可種植適量大麻作非醫藥用途。此建議引起國會反對黨的猛烈抨擊,因為它會令青少年更易獲得大麻。事實上,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引致青少年使用大麻的危險因素包括父母或兄弟姊妹有使用大麻的習慣、父母對大麻的態度、獲得大麻的容易度、及好新奇的性格等。顯然專責小組在這建議的考慮未夠周詳。總括來說,聯邦政府推行休閒大麻合法化的目的實令人質疑,專責小組的建議亦有不少爭議之處,而且其論調往往與研究結果不符,甚致背道而馳,因而招致省民的反對。
家和專業輔導中心(Chinese Family Services of Ontario)是安省一家為華人家庭提供子女教育、心理輔導、戒毒戒賭專業服務機構,總干事黃曉瑩(Anna Victoria Wong) 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總體上加拿大華人家庭是對毒品和大麻持極為反對和抗拒的態度。聯邦政府現在要將大麻合法化,應當更早地做好諮詢調查工作,廣泛聽取民意後才作決定,這既要算經濟帳,又要計算其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不能只看大麻監管銷售後將會帶來多少稅收,更應該看到其將會帶來的犯罪、成癮等社會問題,以及為進行配套管理、打擊相關犯罪、青少年戒毒等方面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她表示,隨著政府將大麻合法化,加上現在的學校環境下青少年抽大麻越發普遍,華人子女將無法逃避其影響,這是現實。對華人家長來說,能做的是唯有加強與子女的溝通,正面講清大麻對身體的危害性和副作用,而不能採取恐嚇的辦法,通過細心教導,希望他們認識到風險存在而拒絕大麻,最起碼不會抽大麻成癮。而對於抽大麻已成癮的子女,應該送到醫院、戒毒所和專業服務機構,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戒除毒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