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身躯的伤病
作者:一目
民主是人类文明进步结出的最为珍贵的果子。民主的好处是它给人以平等权力。这种权力能保护个人的私利不受他人肆意侵害。它给人有尊严且自由地生活的底气。民主还能给个人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力。其中,投票权是民主的最重要体现。投票权体现了个人的平等权力和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力。加拿大是民主国家,宪法规定和保护了民主权力。政府主要官员由民选直接决定,立法会的议员们也由民选直接决定。这种体制约束了这些民选官员只能按照民意去行使他们的权力。
这种民主体制尽管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是,它还没有完全成熟也不是那么完美,它是带着自身的缺陷成长的。生活在加拿大这个典型的民主国家,在享受着民主盛宴时,也能切实地感受到民主缺陷给民主身躯带来的伤害。
上周五,美国总统宣布了3万亿的基建计划。美国的那些机场、道路、桥梁,早就是满目疮痍不堪负重了,已经落后若干个年代了。美国终于知道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加拿大和美国有同样的基建毛病。不同的是,至今,加拿大似乎还没有打算像美国那样去行动。
先说说机场。这是联邦政府管的事。加拿大最大机场多伦多国际机场是1939年建成的。后来断断续续修补改造,至今80年了,早已老态龙钟疲惫不堪。上世纪50年代那时,联邦政府就筹划盖新机场,70年代初拨款买下了建机场的地皮。 随后,引发了当地一些住户和团体的抗议,加之反对党的制肘,建机场这事就议而不决,决了又不算数,耗到了现在。50年过去了,建机场的那块地皮就一直晾在那,没挖出一铲土。
加拿大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却卖不出好价钱,连美国的一半都不到,这样的卖价让加拿大石油业每年损失几十亿美元。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加拿大石油生产能力增长,外运的输油管道不够用。加拿大联邦政府打算建一条新输油管道,却遭到沿途地方政府、环保组织和土著人社团的反对,耗时多年也弄不成。石油公司只能继续用负重不堪的铁路往外运油。
再说说高速路。这属于省政府的业务。安省的货流主要靠高速公路,其中与美国过货量大部分都靠401高速路,401是加拿大经济的大动脉。安省的高速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高速路网都是那时建的。这些高速路已经严重老化。其中横穿大多地区的401高速和竖贯大多地区的404高速路早已拥挤不堪,高峰时段达6个小时。在上世纪60年代,曾规划建另外二条纵横穿过多伦多市区的高速路。建造初期遭到沿途居民的反对,抗议游行持续不断,有人还赶着马车游行示威,“宁要马路不要高速路”。当时的省长顺从民意,中断了高速路的兴建。打那以后,安省建高速路就进入了长久的休眠期。
接着再说说城市基建。这归市级政府管。多伦多城市建设的决策过程是政府以民意之名行损害民主之实的典型例子。中心岛机场改造、湖滨区建设、建地铁、建轻轨这些城建急需的重大基建项目,从赖士民当市长那时就立项,20多年过去了,多伦多换了四任市长,直到现在仍然还是坐而论道。 20多年来,地铁建建停停,平均每年工程进展200多米,多伦多的道路还是坑坑洼洼,湖滨那些工业烟囱还在冒着浓烟。这期间,由于这些项目朝令夕改的来回折腾,巨额的纳税人金钱被浪费掉。 在民主体制下,由于扯皮造成的损失,尽管数额巨大,却无人对此负责,扯皮畅行无阻。政府滥用民主决策扯皮也是一种腐败,是民主体制下政府腐败的一个特征。
再看看那些小城镇。流水的官员,铁打的衙门。办事拖拉、因循守旧、繁文缛节、苛捐杂税、僵化刻板的行政模式,陈腐过时的条条框框,这些都在一直阻碍着经济的发展。有地方政府为保护青蛙过马路,中断了数亿元投资的工程。政府只知道下令中断工程能保护青蛙,却懒惰不去做保护青蛙同时保护投资项目的事。立项建个垃圾场,从申请批文到开建,要花费十几年时间,再从开建到使用,那就是下一辈的事了。即使申办一个很小的生意项目和政府打交道,也要经历那些无休无止的公文旅行,一道又一道的审批手续,一份又一份的审核报告,一次又一次地收费,旷日持久的审批过程,让投资人不胜其烦。政府这么个弄法,不是让经济发展,而是在消灭经济。
民主是脆弱的,需要养护,不能被滥用。民主也会患病,需要及时医治。民主需要改革使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