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夹缝中的孩子(一)
本报专栏作者: 一 楷
在我的印象中,爸爸妈妈是非常和睦的一对夫妇,所以,我是在父母爱的羽翼下长大的孩子 。但是,即便如此,偶尔一次父母争吵,也让儿时的我胆战心惊,记得有一次,妈妈和爸爸闹别扭,妈妈把我带到了姥姥家,短短两天,我就吓的以为我再也见不到爸爸了,哭天喊地的要回家,后来,父母自是和好如初了,但我想这可能是我学龄前最可怕的回忆了吧。长大了一些,我才知道,原来,在大人的世界中,有些爸爸妈妈是不会永永远远地在一起的,他们会各自组成新的家庭,那叫”离婚”。离婚后小孩叫”拖油瓶”,意为累赘,而继父继母称为”霉爹””霉娘”,颇有凶恶,会虐待小孩的意思。小时候,我对父母离婚后的小孩没有多少了解,最多能想到的就是灰姑娘的童话。可当我来到加拿大以后,可能因为加拿大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我认识了很多父母离异的同龄人,还有一些,居然连父亲的面都没有见过,可能因为白人的家庭观念使他们更能够接受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甚至,很多人都能做到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视如己出。所以,最让我感触的,却是两个同样来自上海的女孩。这两个上海女孩,她们远赴重洋来到异国求学,表面看来风光不已,但在看过无数娇纵的独生子女以后,我发现她们的故事显得格外独特和丝丝悲凉。
楚菲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江南女孩,一头云衬托着白皙的皮肤,精致的五官在她脸上摆放的恰到好处,个子挺高,身材腴而不肥,看着她的长相,你很难想像,她是一个急性子而且有一些乖戾的女孩。可能是同城的关系,我和她还是在几次巧合的见面下成为了朋友,深交以后我发现她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朋友,或是有了新朋友以后,没过两个月,就成了打死不相往来的冤家了。她曾在一个专业念书,结果因为实在没有办法和其他同学沟通,居然转了专业。就拿我俩的事情来说吧,有一次,她叫我给她还两本学校图书馆的书,因为,她懒得去学校,我老大力气把两本砖头样的书背到学校,还到了我们专业的图书馆里,后来发现, 两个图书馆的书不通融,结果,她被罚了一元钱,没想到,她打来电话给我,大发雷霆,居然要我赔钱给她。还有一次,她的手机坏了,我把我多余那支手机借给她,过了段日子,我的手机也坏了,我想取回在她那的手机,没想到,她居然不怎么愿意还,反复推脱,还要我自己上门去取,我觉得,大家出门在外,要互相帮助,但两次交道下来,我也就多少对她有些了解了。因为她长相甜美,所以当然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是,几段恋情都在两个月之内不了了之,无疾而终。结果,在我认识她的三年之中,她的生活就像一幅只用一支铅笔来画的素描,没有高光和重彩,平淡的让人窒息。我和她的友谊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我觉得她人品倒也不是恶劣,就是有股子说不上来的自私和猜忌。她强烈地渴望独立,对于依赖有着恐惧,但是,面对现实生活她又不得不依赖于他人,比如,她没有工作,全部经济来源还是来自于父母。她希望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男友可以照顾她的生活,但是,她又需要对事物的绝对主导,所以,她每次的男友,总是一些”弱势群体”,比如,没有稳定的家庭,没有固定的工作,反正,不是一穷二白,就是生活漂泊不定。在这样强烈的反差下,最后的结果当然只能终结。我一直不解于在一次巧合下,我遇到了从上海来探望她的母亲,当我们坐定,我就发现她的母亲是一个绝对的女强人,说话的语气斩钉截铁,充满自信,对与女儿尤其自豪,整整一个小时,完全就是阐述如何把女儿培养成才,还大方说道,她十年前就和前夫离婚了,自己和前夫都组成了新的家庭,在上海的远郊购入了别墅,从十年前离婚后一无所有,到现在有房有车,言下之意,离婚是个最正确不过的选择了,最后一句,她觉得离婚会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主要是靠孩子自己,和母亲的教育。我觉得楚菲举手投足之间都有她母亲的影子。
突然,楚菲一反常态的看着她的母亲,说道:”妈妈,离婚对孩子是有影响的,而且,是长久的一生的影响。”她的母亲突然哑然失语,看着眼中神情复杂的女儿,不再多言。事后,我了解到,原来,楚菲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父亲重新成家了,有了另一个孩子,对她多的是歉疚,少的是亲情,而母亲是她生活中唯一的支柱和榜样,成为女强人,奈得住寂寞也就成了她的隐约中的奋斗目标。可是,母亲在五年前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真正的另一半,并于当年结婚,婚后,楚菲和继父的关系非常不融洽,经常发生争执,但母亲以四十五岁之龄再次怀孕时,这个得来不易的宝宝和尖锐的家庭气氛显然是不协调的。于是,母亲有意无意在这个时刻把她送出了国,她偶尔回一次家也是弄的家庭气氛紧张,而父亲那边更只是私下里塞一些钱给她,完全不能共同生活。怎么看她都不免有些有家归不得的感觉。
楚菲告诉我,她现在主要工作就是尽量问家里要钱,不要白不要,多下来的钱也不是留给她的,她不是因为父母对她满载期望而送她出国,而是为了能让两边的家庭都能继续维系下去而想到的权衡之计。
她从小就仰望着母亲,母亲和她说靠男人是假的,任何人都有可能背叛你,所以,她对男孩有着一种刻意的疏远,对朋友有着特殊的提防,觉得很多人都有负于她,所以,她的自私只是生存于社会的一种需要,只有弱势的男生才更容易控制,才不容易背叛,至于朋友,那就是可有可无了。可是,女孩哪有不希望被保护被照顾,但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照不到阳光的果实如何会甘甜,现实和愿望一次次的冲突,遍体鳞伤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我无法断度那位女强人母亲关于离婚会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的论调是否正确,但是,我至少记住了当楚菲告诉母亲,他们的离异对于她一生都产生负面影响时,她的眼神是悲伤的,甚至有一丝的怨恨。
这就是本集的第一个故事,可我觉得这还不是非常极端的故事,下一个故事,也是真实发生在我的身边,但戏剧的好像莎士比亚的悲情小说,请听我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