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专业女性的婚姻路

本报专栏作者:李昶 (供稿)

高教育?高离婚率?

在西方社会站住脚跟的华人专业女性,多为中上收入、高教育阶层的白领人士。这个职业群的离婚率之高,已经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花前月下,良辰美景,对这群女子而言,似乎成了遥远的梦。

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妇女撑起半边天”的概念得以广泛实践。尤其是从中国到西方的高教育阶层女性,在异国他乡,心里上的承受力,适应力往往比丈夫强。她们不但要照料自己,照料家庭,还要创业。

造成她们高离婚率的因素有好几个:

夫妻互动关系的僵化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不少夫妻在漫不经心或互不交心的关系中处久了,不再反思自己,也不再关注对方。人一旦没有了反思能力,调整心态和行为能力也就降低了。婚姻本来应该是爱的田园,到头来却因为未努力经营而弄得荒芜一片。

男女心理结构上的错位
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往往也有较好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由于自身太强,优越感和自信心不允许她们以弱者的姿态出现,她们心理上软弱的一面就会投射到配偶身上去。这就是为什么女强人一般都会找上性格和意志教软弱的男人为丈夫。

性格较软弱的男人,勇气不够,闯劲不足,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社会上生存的条件能力也就较差。而在这种结构中的女人,往往会自觉活得很累。久而久之,除了心理上看轻配偶以外,还会想:我为什么这么累?为什么我要为别人活着?什么才是我自己应该有的生活?

找个肩膀靠一靠

因孤单疲惫而找个依靠
先行到西方来打天下的专业女性,无论个性多强,无论拼搏精神多大,无论能力多了不起, 她始终是个女人。她心灵深处仍有情爱的呼唤,一种对被爱惜被宠爱的渴求。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想有一个肩膀靠一靠”。

她们当中不少是来读高学位的学生,求学期间,打工洗盘,当保姆,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以求生存。加上专业学习的压力,语言上的挣扎,许多人都有过晚上回家以泪洗脸的经历。

而还在国内的男人,往往把西方想象的太美好,除了在亲友面前炫耀他的女人如何能干,来满足虚荣心以外,同时总以为西方钱好挣,可能也会在经济上向国外的妻子施加压力,索要财务。同时这些男人多半会要求妻子替他办出国。

面临种种内外压力的妇女,心境自然会变差,如果这是身边出现稍微对她有点怜惜有点关怀的男人,她可能会以十倍的感恩心情去回报,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先行留洋的女强人,出国一段时间就发生婚外情。

难以持久

当然,人在沮丧困窘的情况下,进入婚外关系或其他类似的情感,多半是不可能持久的。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她身边的这位男士可能是逢场作戏,乘人之危,其二是这类女人的个性太强,当她进入婚外情或其他恋情时固然有热情,但是她决不会长久维持进入这种关系时所表现的楚楚可怜。时间一长,她那女强人的性格仍然会流露出来,身边的男人可能会被吓走。那么只好不断的追求心灵伴侣,不断落入旋风式的恋爱,然后被抛弃。

另外一种男人,由于性格也强,就会不断同这类女人发生争吵,甚至暴力相向,到头来也不欢而散。

女人先前的丈夫,最后好不容易由中国来到西方,见到的却是冷若冰霜的太太。许多这类夫妻团聚之后不久就离婚,也只能说是各有心酸,各有苦衷。

被迫当女强人

为解决问题而饥不择食
先来西方求学生存的高教育阶层的妇女,有的为了身份问题的尽快解决,有的也为了从经济挣扎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就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离掉国内的丈夫,在西方另找有经济实力、能帮她办好身份的男人结婚,以求安稳并垫定发展基础。但是如果妻子太年轻,与丈夫的年龄差距太大,也难保今后不会有红杏出墙的事发生。其实这类妇女后来经济社会地位稳定了,也不能保证今后不会再婚变。

丈夫不懂女人心理
不少的中国男人固然有责任心,但仍是传统的大男人主义者,不太懂怎样去宠女人。这种男人在家在外都不会让女人柔弱的部分表现出来。于是这种女人就会感到没有地方去表现女性温柔的一面,只好被迫者以强者的姿态出现。

珍惜婚约关系

专业女性要如何才能维持婚姻家庭呢?

心态宜调整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婚姻中要把心从“女强人”模式转换成“妻子”模式,去体验怎样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人。

表现女性的温柔
女人的美,在于其具有柔情的一面。不要压抑自己脆弱的一面,而应让它健康的释放出来,女人在温柔中不失坚韧,正如男人在阳刚中不失细腻一样, 是一种美德。

帮助配偶克服自卑情结
如果这个情结不解开,这种男人始终是不能昂首挺胸去生活,行为夹手夹脚,最后无非是耗费掉了自己和妻子的耐性,婚姻关系也会变得更差。

寻求专业辅导
可以夫妻俩一起,也可单独去寻求专业的婚姻家庭心理辅导。

在信仰中找答案
当你对自己的婚姻感到十分痛苦的时候,当你面对家庭的种种难题而十分困惑的时候,当你感受到物质的拥有并不能解决心中的空虚的时候,当你在奋斗有成之后却因家庭而深感挫败的时候,当你倍感孤独的时候,你可以在信仰中寻找答案,把自己的故事告诉上帝,你会感受到上帝的接纳和原谅。你会得到启示,知道下一步应该怎样做。

珍惜你的家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家是人生的避风港。家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更是能给人归宿感、安全感和寄托的地方。只有在家里,你才能卸下心理上的防御机制,除去你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面具,回归真我。

所以无论多难,珍惜你的家,珍惜你的婚姻。如果已经失婚,也不必放弃重筑爱巢的希望。放松些,对自己对他人不要太苛求,去找寻能理解你、能与你同一成长的配偶,重建温馨的家,重塑更加丰满的自己。

(编者启:此文为作者97年在美国《亚洲广播电台》婚姻家庭系列讲座之一,整理后载于美国《爱家杂志》2000年10月号。经作者同意予以转载,有改动,以飨读者。重载于《中华导报》2004, 2, 2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