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游多伦多:初遇多伦多,最爱图书馆

初来咋到多伦多,移民们最爱的莫过于图书馆。在这里:结识新朋友,翻阅中文报纸的分类广告,先用起必不可少的网络,孩子课后的暂栖地,免费会客地……后来,开始借书回家,慢慢知道Toronto Public Library多伦多公共图书馆图书服本身的诸多好处:一下子可以借好多书;还有中文书刊,比如读者,知音等;一证在手,逛遍所属近百家分馆;可以在网上预约借书,在指定的分馆取书,在任何一家分馆还书;还有流动服务车;纸质,光盘,胶片和数字等信息载体应有尽有;每周热切盼望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或动物园的免费家庭套票……

不过,它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值得知晓,比如历史。多伦多历史上最早可以称为图书馆的,是一家叫做Toronto Library的私立图书馆,于1810年12月成立。可惜的是,在著名的美加战争期间,该馆藏书在1813年4月被占领多伦多的美军一抢而光。非常幸运的是,美军司令在同年11月归还了两箱书,居然还附了一张致歉书。至于公共图书馆的设立,则和职业技术学院York Mechanics’ Institute脱不了干系。1830年,该学院内建立了一个图书馆,不过付费会员方可进入。谁知要吸引收费会员,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历史性的转机是1883年该学院的转型。转型之际,市议员John Hallam提出将学院图书馆改设为市政府资助的公共图书馆。那时,在加拿大还没有一座由市政府资助的,完全免费的公共图书馆,所以建议招来大多数市议员的反对。可是,Hallam咬定青山不放松,提出进行市民公决的动议。意外的是,动议一举通过;意料中的是,Free Library By-Law以绝对优势在公决中通过。1884年,多伦多公共图书馆正式成立,馆址位于Church夹Adelaide的该学院大楼,学院图书馆的5000 本藏书就是首批馆藏书籍。不过更名要到1895年。值得一提的是,该大楼建于1853年,作为公共图书馆一直使用到1949年拆毁。现在原址有历史铭牌。

James Bain为第一任馆长。为了筹建公共图书馆,他在1883年末曾专门去英国购买了价值一万五千元的图书以作馆藏补充。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James还致力于加拿大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作为馆长,他不遗余力申请卡耐基基金,以兴建更多分馆。在1907与1916年间,卡耐基基金会共资助新建了10座图书馆。在College 夹St. George落成的卡耐基图书馆,是当时安大略最大的卡耐基图书馆,建于1909年。公共图书馆主馆便从Mechanics’ Institute原址迁来,称为Central Reference Library。该馆于1977年迁来现址后,便成为多伦多大学Koffler Student Centre。

1998年,六市合并为如今的多伦多政区,奠定了现今多伦多公共图书馆基本格局。现在,该馆拥有100个分馆,一千两百万件以上藏书或藏品,是加拿大最大的市立公共图书馆系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邻里型公共图书馆系统。其访客量和图书图书流通率,在北美乃至全球都是名列前茅。

从潮游多伦多的角度而言,Reference Library当仁不让位居第一。该馆于1977年建成,为多伦多三大图书馆之一,也是加拿大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共五层,面积近3.9万平方米,中央是挑高五层的天井。最有特色的是TD Gallery,走走聊聊非常喜欢,有各种主题的展览,包括书籍和图片等 。北约克图书馆的规模也不小,占据了五层楼。华人密集居住区的Fairview图书馆面积也很可观,最热闹的是小剧场,走走聊聊在此听过同胞的歌唱比赛,看过洋人的话剧表演。Scarborough City Centre图书馆是最年轻的,于2014年才开放,面积不大,完全是现代设计,环保概念。说到建筑,多伦多的图书分馆建筑本身就是文物遗产,既是艺术瑰宝,又有历史价值,比如Runnymede,Yorkville,Riverdale和Lillian H. Smith等,非常值得在城市穿行时顺便瞧瞧。因此,图书馆不仅是读书地,也是潮游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