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國“殖民”非洲?

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國已然躍升為非洲大陸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投資商。非但西方媒體日日夜夜都充斥著中國在非洲大搞擴張的新聞,即連中國政府也不時出台和各國加強親密外交的政策主張。在某些非洲國家,如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亞、贊比亞之類,中國建築公司建造的高樓、現代化體育場隨處可見。同時,這些國家生產的農作物、自然資源、和礦產大量賣入中國市場。中國本土經濟總量的持續飛漲,和其在非洲—這個全世界最貧窮落後,但最具發展潛力和勢頭的大陸的高速利益膨脹讓西方社會深感不安。

非洲這片廣闊無垠的大陸,是自十五世紀歐洲航海家探索世界以來殖民主義最苦難的見證者。就在數十年前,它還歸屬在歐洲各殖民勢力的轄下。1960年代以來,這片土地上的民族和國家如脫韁之馬,掙離殖民者的束縛,滿懷自信地要在青天白雲之下闖蕩出自己的天地。卻不料百年積病、早已滿身創痕,殖民的噩夢依舊纏繞著他們,成為他們追求經濟騰飛的最大絆腳石。就在這時,同樣在追求合作夥伴的中國走進原本只屬於歐洲殖民者的領地,極具活力地幫助非洲人掃蕩殖民主義的餘邪,並迅捷地在文化、經濟、政治等各個層面建立自己空前的影響力。中國的出現,對非洲各國來說是善是惡,一時間眾說紛紜。而在這場歷史較量中越來越不佔贏面的歐美諸國,開始把中國形容為第二度全球化浪潮中最野心勃勃的殖民者。

歐美西方媒體將中國定義為新一代的殖民者顯然有些為時過早。就目前而言,兩方的合作仍然處在經濟投資和建設的層面。在文化、社會的層面,中國和非洲其實是在互相學習的。誠然,中國有大批的孔子學院在非洲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傳播所謂的一些粗淺之極的中國“文化”和文字信息。非洲的一些媒體頻道也引進了不少中國電視節目和電視劇作品。不過在同一時間,中國也對非洲開放了大門。數以萬計的非洲留學生和各類人士來到中國,僅廣州一地,已有十萬非洲人之多!中國的電視娛樂節目中也不乏非洲人的身影。若說中國有對非洲文化殖民之嫌,那純屬是無稽之談矣。

如是言之,深為西方詬病的中國在非洲的殖民主義活動,當屬其花耗心力最具的經濟投資建設。此問題有兩大層面,首先是國家政府的經濟援助。非洲大陸,除南非等寥寥數國之外,大多皆處在世界最貧窮國家之列。這些國家雖有大量的未開發自然資源,但或因技術落後,或因政局不安,亦或因管理不善,導致雖有資本、無從致富。中國的情況恰恰相反。中國經濟總量龐大,沿海地區人民富庶,國家掌握大批現金,卻因本土自然資源不敷十三億人之日用,不得不尋求海外合作夥伴。非洲自然便成為最具潛力者。於是中國政府以極大手筆推動國家企業走入非洲,一方面為其建設現代化建築,另一方面購買、挖掘其珍貴礦物資源。就以書面文字來看,此政策實屬兩相受益之舉。然而中國的國營企業在西方人看來,有兩大弊病。首先,中國公司沒有如非洲人所願,為本地創造眾多就業機會,而是不遠萬里自本國調來專家、工人,執行大多數的工作。其次,據說中國公司在僱傭本地人時,提供極差的工資和工作環境。付給非洲人的工資往往只是中國工人的三五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中國的工人擁有全套的防護裝備,非洲工人卻沒有。更有甚者,有非洲當地工人譴責中國人不守本國法律,有嚴重的種族歧視心態。比如,中國許多公司領導者往往都以慵懶成性、不能吃苦來譴責非洲人。這些劣跡行徑,在非洲當地人看來是一種壓榨剝削行為,喚醒了他們對殖民主義記憶的恐懼;在西方人眼裡看來,則是徹徹底底的二度殖民。因為中國獲取了巨大的利益,而非洲則愈來愈被動。

第二層面的分析落在那些私營商的身上。許多跨海渡洋,來到非洲創業的中國人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慘痛年代。他們有極強的致富發財的夢想,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來到非洲後,即使是在那些最貧瘠不毛的國家,許多中國人也憑藉雙手和頭腦開創出一番事業。他們或經營餐館、或開闢農莊,現如今,都是本地有頭有臉的富豪。不過,這些不依賴國家投資生存的華僑商人,在對待非洲員工時表現出和國營企業相似的態度。在非洲各國間穿行,難免不會聽到為中國老闆賣命的非洲人對低工資的抱怨。而華僑華人商販在非洲地方市場的活躍,更擠得當地商人沒有生存空間。因為中國人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在亞洲各地,尤其是中國本土購買到極其廉價的商品,而非洲本土商人則不具備這樣的國際關係網絡。

最後,我們來簡短分析一下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活動是否可以稱之為殖民?在後殖民時代,說起殖民主義這個詞彙,許多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說,任何行為是攜帶著殖民主義的色彩。中國今天的行為方式,有點像帝國主義日本對滿洲的殖民。那時,日本計劃向滿洲輸入五百萬人以建立海外日本殖民大本營。輸入到滿洲的日本人大多是在日本無力謀生的農民、小商販,很像是今天從河南、福建等地來到非洲的中國私營者。不過,當下的中國政府顯然不具備日本帝國當年的野心和系統性規劃。國家只是在謀求提供長遠之利的合作夥伴,為兩方人民提供了機遇。大多數的華族僑民並不聽奉國家號召,他們只是單純地為了在全球化經濟時代尋找到自己發財的地點。為了這個目的,不論是非洲還是南美,都可以成為他們的聚居地。再者,西方人指責中國不尊重人權,剝削非洲工人。其實在非洲,由西方國家建立的公司也大量僱傭低廉的非洲工人。有報導稱加拿大的礦業公司付給非洲工人的工資絕不比中國公司高。之所以沒有浮出水面是因為加拿大公司對事態的控制和管理比中國公司更加成熟。從這個層面來看,非洲只是各個勢力經濟利益交戰的戰場,還遠談不上有誰可以在那裡重建殖民主義。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