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誰辛苦為誰忙?
小孟理財
忙碌,是我們大多數人生活的寫照。我們忙於工作、忙於賺錢、忙於應酬客戶、忙於照顧家人……我們忙得不亦悅乎,忙得不可開交。可是這些忙碌究竟為了什麼?為了一個更美好的將來麼?那麼,在那個更美好的將來裡面,我們又在忙什麼?
也許我們真的是太忙了,忙得沒有時間停下來想一想,想一想我們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忙?我們忙碌的方向對不對?方法對不對?對象對不對?我們現在的這種忙碌究竟是一時的?還是一世的?
假如,您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一整年,您的生活會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您會不會馬上失去工作,從而失去全部的經濟來源?您會不會坐吃山空,不到一年時間就花掉全部積蓄?您會不會馬上失去所有客戶,多年來打下的基礎全部消失?您會不會立刻被銀行追債、被降低信用評級?
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就像一個手搖發電器?手停了,電就沒有了。所以我們不停地搖不停地搖,精疲力盡地看著電力越來越足、光線越來越亮。可是只要一停下來,曾經的繁華立刻消失殆盡,就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是不是因為這些可怕的後果,我們才不肯停下來、不敢停下來?忙碌,究竟是一種華麗的藉口,還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
而某些幸運的人、聰明的人、有規劃的人,也許早已經賺下了足夠的錢,或者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可以持續產生現金流的贏利系統。這樣無論任何時候,他們都可以瀟灑地離開、休息、放假,就算是獲得了真正的財務自由吧。
老天爺將事業線、健康線、愛情線統統放在我們的掌心裡,可是我們真的能夠將它們掌握麼?對於事業、健康和愛情,看似手握主動權的我們,是不是全都採取了聽天由命的態度?
有多少人的工作是自己的專業?有多少人的專業是自己的興趣?我們的工作崗位往往是“被選擇”的結果。在開始進入忙碌之初,我們就放棄了選擇權,那個時候我們還年輕。
打工的人大多很辛苦,承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雖然也有打工皇帝,手拿百萬年薪,但是他們的壓力更大。人們辛勤勞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只為了可以更快的升職、更多的加薪。可是職位高了就不會被裁員麼?這一輩子就有了保障麼?很不幸的,據說職位越高、工資越高,被裁員的風險就越大,除非您扶搖直上,成為最重的決策人。
當然並不是說做了僱員就放棄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權利。無論您從事什麼行業,都有選擇的權利。選擇使用“蠻力”被動地傻幹一生,還是聰明主動地學習、進步、積累,為最後的離開做好準備。要知道,被動的人永遠是別人辛苦、為別人而忙。工資由別人決定,時間由別人決定,是走是留由別人決定。好不容易幹了一輩子,退休金還是由別人決定。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個小時,這是個公平的起點。可是如果您能利用有限的時間為自己規劃未來,並且為這個設計好的未來打拚,也許在10年或者20年以後,您就會從被動變為主動,實現財務上的自由。畢竟只有財務自由了,時間才會自由,人才會自由。
最簡單的方法,只要您的銀行裡有200萬現金存款,每年拿5萬塊利息來生活,在不太奢侈的情況下,您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您可以隨便休息,無須顧慮收入來源。當然200萬現金需要努力才能獲得。
其實財務自由不是一定要靠金融產品來實現不可。您不是一定得懂得股票、期權、期貨、外匯,也不一定必須是房地產高手。攢錢的方法也有很多,高工資、低消費、稅務規劃、額外收入、小生意等等。需要的只不過是持之以恆而已。
實現財務自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您不可能一下子就有200萬現金,也不可能一下就獲得5套房產。但是只要您設定一個目標,再慢慢地實現,您也許會發現它並沒有那麼難。困難的事情在於,您下定決心去實現財務自由並且一直堅持這個計劃。
很多人炒股票,但可以持續穩定賺錢的人卻很少,大多數的人是白忙一場。曾經賺過的錢又會還給了市場。所以在這個市場當中,短期內賺錢並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如何持續穩定地賺錢。
您的資金控制水平進步了沒有?是不是還是手忙腳亂,老是衝動地進出,老是被Margin Call逼得強迫平倉?您的技術分析水平進步了沒有?那些經典的圖形在您腦子裡究竟已經記住多少?是不是一看見蠟燭圖馬上就能指出形狀、算出上升下降的阻力位和支撐位?您的基礎分析水平進步沒有?美聯儲的講話和美國的大選行情究竟對股市有什麼深刻的影響?財務報表上那些閃動的數字究竟跟股票價格的變動有什麼關係?
股市裡不怕資金白忙,打不了就是給證券交易所打工。怕的是連您自己也白忙,沒有任何進步,只玩兒了個熱鬧而已。投資的目的是賺錢,是長期地、穩定地賺錢。雖然做起來很難,但我們仍然願意繼續嘗試。歷史總是會在某種程度上的重複。我們總是希望以史鑒今,儘可能躲避不必要的風險、獲得更加確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