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家長的一封信

張老師您好:

 

我是在一個微信群中了解到您的信息。之前也聽說過有您這樣一位出色的鋼琴老師。今天想打擾您一下, 並請教:我兒子學鋼琴兩年,也沒有考級。

 

我也不是把考級看得很重,我希望孩子學琴一定要學扎實!但總希望知道兒子現在的鋼琴水平!每次我都和兒子一起上課,一起聽課,回來陪練。雖然我不會彈, 但聽得出哪裡有錯誤。

 

我希望看到孩子對歌曲內涵和歌曲本身寓意有認識能力。我家孩子練琴很自覺並努力,但對歌曲本身意義不理解。所以彈不出感情來,這點我很遺憾!

 

孩子不太留意指法和彈琴的技巧, 祗專注認譜和彈奏各音符。我不知道這樣好不好? 有沒有耽誤? 我想最耽誤不起的就是時間。請張老師在百忙之中給我講一下您的意見。謝謝。

 

我給琴童家長的回覆:

 

媽媽, 您好. 謝謝您的來信, 也對我鼓勵很大, 知道我做的工作是有意義, 讓我繼續努力。

 

我很高興知道, 您認為考級不是一切, 音樂的領會才是重要。我也明白, 您要知道孩子學到什麼程度的想法, 考級也可以是一個檢定。如果孩子是認真和努力的, 媽媽還有在旁, 用一個認真的態度幫助他。孩子的學習肯定沒有問題。您不用擔心自己不會彈,  您還是可以分辨對和不對的練琴方法。

 

學習鋼琴有兩大范疇, 技巧和音樂。兩者應該是缺一不可。對我來說, 培養出音樂感覺是最重要。我的教學理論, 就是很簡單的曲子, 也可以彈得很美麗, 很有意思。因為孩子很專注去演繹一首樂曲, 本來就是很美麗的一個畫面。

 

擁有扎實的鋼琴技巧以後, 孩子才可以去感受音樂, 享受 “ 做音樂 “ 的樂趣。在學習過程中. 學生都會遇到很多困難. 都是長期養成的習慣。如果認真面對, 也是不難改的。在練習時, 能跟隨一些正確方法,  練習效果更事半功倍。相反的, 祗是隨心而練, 可能用上很多練習時間卻是徒勞無功。

 

不同的鋼琴老師, 對學生的訓練和要求, 本身對樂曲的處理方法和音樂領會, 都是不相同. 一般來說, 同學換了老師需要時間適應. 而級別愈高, 適應期可能更長。

 

級別低一點的, 則比較舒服和容易。 適應期的長短, 也因學生的基礎, 性格, 領會能力, 學習態度和音樂的興趣而不同。

 

您也可以將孩子的演奏視頻用微信傳給我。謝謝。Julia老師
(張珮珊是皇家音樂學院鋼琴考試官。任何問題, 歡迎電郵jcmusic@shaw.ca 或瀏覽www.jcmusicpiano.com,或關注微信:jc0728)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