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態度

張珮珊

我會和同學說笑: "你是甚麼態度?"

我是指學生不經意的坐姿,時而將雙腳伸長,或者交叉雙腳,或是屈曲身體而坐。

我是指學生的腦筋運作,他們的記憶力,理解力,以及分析力。

如果我和他們比試玩"電動遊戲",我們兩個人就像baby班和大學教授的分別。

我可以在三秒鐘之內給幹掉,學生是可以數小時也屹立不倒。

他們鍥而不捨的追撃態度也讓我汗颜。因為我的心態是,在一開始就有放棄的念頭。

學生的腦筋轉數肯定比我快,也是比我高。然而,當他們在"發白日夢"的狀態下,很多時候,他們的表現都是答非所問。

一個簡單的"左手","右手"問題可以出現很多遍的答案。是否彈奏"大聲"或"小聲"的簡單問題也可以出現四次答案。

我這樣說,是否是對學生的一種投訴? 或者是低估了學生的智慧?还是學生的音樂知識有限?

歸根究底,就是學生的態度。如果是合作的態度,他們可以在一秒鐘的時間內,又快又準的報上標準的答案。

如果他們不在狀態,就是我怎樣和他們解䆁,都是不可以溝通。

因為經驗告訴我,學生的眼神會露出端倪,讓我感覺到他們的內心世界。

學生的反應也會露出端倪,讓我觀察到他們真正的精神狀態。

我所說的"不可以溝通",就是年青(學生)的反應是遲緩,年老(我,這個老師)的反應卻是急進。

學生把持著甚麼的態度,就直接主宰了整個鋼琴課的方向和進度。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