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價值是什麼?

談到生命的價值各說紛紛,有的說做好您自己,這就是您存在的價值;有的說只要為了家人能過得更幸福,而努力工作,亦算不空過一生;還有的人認為為您愛的人與愛您的人好好活著,讓他們覺得您的存在是他們幸福快樂的源泉,這亦是生命存在的原因;更有的人認為無論您怎麼過生活,只要依然活著就是生命無價之寶。以上這些觀點在某方面來講都有一定的道理和意義,知道珍惜什麼,把握什麼?不過我們的生命價值可以由以上這些思想作基礎,進而以自己身心的力量和財富去影響更多的人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生命價值更能發出無限的光和熱而讓世人愈加尊重和敬仰,就像有的人雖然在生短短幾十年,但因他們所做的事情是為民族、為國家,乃至為全人類而犧牲,所以得到人們永遠的懷念和尊崇。

以下從幾方面來探討生命的價值是什麼?
人雖死了,但精神永存
數天前,我剛剛參加了我94歲祖父的圓寂追思會,雖然他的離去,合家上下以及眾多他生前的親朋好友均感到悲傷難過。但在悲傷難過之餘,大家對我祖父仁慈的一生均由衷致以敬仰之意。他老人家是一位普通的家庭醫生,但得到他救治和關懷的人,不勝枚舉,他每月所得到有限的薪金不但要養家育兒,還要賑濟一些貧苦之人,又時常為鄰近鄉村修橋補路,子孫供養他的錢,他老人家不捨得自己享用而拿去建寺,塑佛像等善舉。
他的一生都是儉食儉用,將節省下來的金錢去照顧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他老人家往生的過程十分奇妙,沒有什麼大的痛苦,只是因為年高歲邁,精神衰退,走的時候就像睡覺一樣那樣安詳、自然,在為他辦理後事(治喪)的過程時,無論是法事的舉辦,人事的安排或氣候狀況都十分圓滿,我親眼看到我祖父如此順利的走完這一生,深深體會到人生的價值不是在於擁有多少名利和享受多少物質,而是在他一生的奉獻。他的勤勞,愛家和關懷貧苦人的精神永遠銘刻在我心中,亦將會成為我生命價值的指南,雖然他老人家色身已經離開了我們,但其奉獻的精神卻無時不在影響著我的行為。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有很多人生活沒有目標,每天得過且過,常常以搓麻將、看電視和遊玩等來度過日子。有時,我好奇地問這一類的朋友們說,你們每天這樣過日子覺得快樂嗎?他們都十分無奈地說因為覺得生活無聊,精神虛空才選擇一些娛樂來打發時間。我問他們為什麼不去找些工作做或做些社會慈善的事情,他們覺得家裡金錢不缺,不必要再為上下班之苦而賺錢;至於出錢出力去做些社會慈善工作,又捨不得花費自己的金錢和心力,所以只好在家裡度過日子。
其實他們如果明白生命的價值不僅是享受而是在奉獻,那麼,他們就會鼓起勇氣,用經濟(錢財)去救濟一些貧苦的人群,或者用自己的任何特長去幫助小區的各種慈善事業,如果是這樣,我相信他們的生活會更加精采,他們的生命會更加燦爛而有價值了。
就像阿爾巴尼亞的泰瑞莎修女,在印度加爾各達創辦了仁愛之家、艾滋病之家、垂死之家等慈善事業(機構)為貧窮困苦或被病魔纏身、垂死邊緣的人,無私的奉獻,泰瑞莎修女雖然是一位身材瘦小,略有駝背,但因為她的愛心和願力,使千萬窮病者以及臨終無親人在旁的人得到了她慈心的照顧和真誠的護理;她那不平凡的生命,不僅影響了印度,同時亦影響到全世界,因此如果生命價值可以比較的話,有的生命輕如鴻毛,但像泰瑞莎修女的生命卻比泰山還要重哩!

要做金錢的主人
有的人一生拚命賺錢,一輩子積蓄了很多財富,不單不捨分文做善事,即使對自己亦是十分孤寒,雖然富能敵國,但只好做個守財奴;當有一天大限到來的時刻,萬般帶不去,只好張開著兩隻大大眼睛想著遺留下來的財產而死不瞑目,此情此景,見者無不嘆惜。
中國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旅居星加坡,專門種植橡膠樹經營,把賺到的錢捐回祖國,分別在廈門、集美和豉浪嶼興辦大學、師範學院和小學。他的思維羅輯是見到窮人困苦如果給他們麵包,不如教他們如何生產會更有效果,這亦是一種更徹底的濟貧之道。因此他深信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可以讓國家富強;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質素;同時,教育亦可以作為窮人翻身的跳板。他說:「金錢像肥料,要灑出去才有用」。正因為他的愛心,把錢灑在教育上,因此在中國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國家棟樑,亦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結語
世間上有很多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利他行者,普通人雖然無法達到這麼高的境界,但最低限度要看清人生的價值觀是什麼?並且要明白人生的價值不是您做的事業有多大,而是您為社會的奉獻有多少;更不在乎您身處何境,而在乎您是否有仁愛之心去發揮您自己本有的力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才是重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