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來服侍人

日前看到一份報章,題目為“音樂加速中風患者復健”,內容說出多個醫學研究,證實了音樂治療的能力。

“中風患者每天來一劑喜歡的流行樂,古典樂或爵士樂,有助加速復健的速度。”

“芬蘭的中風病患每天聽數小時音樂時,口語記憶力注意力持續的時間有顯著改善。”

“赫爾辛甚大學的神經科學家沙卡莫說,中風二個月後,聽音樂的患者口語記憶改善六成….”

雖然這是首次研究證實音樂對中風等腦部受傷的患者的正面影響, 也進一步支持了過去有關音樂治療的醫學研究。

看過了這份報導,勾起了很多回憶。我剛從卡加利移居至溫哥華, 就是為了報讀這裏的音樂治療課程。計劃在畢業後返香港,大展拳腳去發展這門事業。

報讀音樂治療學系,也是完成我在大學畢業時的夢想。在香港音樂系畢業後 , 本想前往美國繼續修讀當年新開設的音樂治療學,希望學習到音樂在醫學上的應用功效。只是畢業後一直忙於工作, 也忘記了我這個到國外深造的意願。

幸運的我, 可以在溫哥華接觸到音樂治療。記得在實習期間, 我分別在醫院,老人院和學校都有用音樂來服侍過不同年齡和情況的人。音樂的益處和功效往往令我深受感動。

很多時候, 我親眼看到年老的病人或無依的長者在聽到他們喜愛的音樂,身體都會發出反應,手指的運作比平常靈活得多。在他們的臉上,也會時常發出會心的微笑。他們的微笑總是讓我感動,讓我感覺到音樂的能量。

在上鋼琴課的時候,我看重的是學生在音樂上的領會。雖然,琴技上的琢磨是不容忽視的,但是演奏時沒有生命力,音樂就變成呆滯乏味。

我跟學生們說, 學習好一首樂曲必須和別人分享, 將自己的感情融匯其中,就是學習音樂的真正意義。因為音樂可以感動人心, 我希望學生可以用音樂來服侍人。透過他們的琴音,聽者可以感受到生命、人生的喜怒哀樂,重新接觸和領會到大自然的訊息, 懂得欣賞身邊的人和事。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