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九二共識談新總統的臺灣前途

泛綠、泛藍對臺灣都有很大貢獻,比較遺憾的是,泛綠主體民進黨有臺獨黨綱,臺灣獨立本來可以是屬於公決問題,但世界各國為了永久和平,減少統獨戰爭,遷就沿革,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如果地區或各島都用公決,世界可以有數千個國家,戰爭會永遠打不停。歷史上,臺灣原屬於大清,戰後,盟國領導人1943年開羅宣言時就已經決定台灣的國際命運–臺灣回歸中國,這是國際依沿革宣示,不必契約條文。

馬總統與北京都諒解歷史,先求安定,次求弭平歷史傷痕。馬總統的兩岸決策不統、不獨、不武在某時間內是正確的;2016年,不論誰主政臺灣,也是蕭規曹隨,綠黨也會走馬總統路線;這情況下,換湯不換藥,綠黨先認同九二共識後參選,是搶選票好辦法。

臺灣現在有一項悲哀,當然,多數是裝傻,九二共識不難瞭解,九二共識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精神;要選總統,依照目前憲法,選總統的都應該支持憲法精神。在法律上,以1992年5月16日修正後,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屬涉嫌意圖破壞國體;條文【意圖破壞國體、竊據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而以強暴或脅迫著手實行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首謀者,處無期徒刑。預備犯前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這是連總統都要遵守的法律。

大陸習主席在民革、台盟、台聯委員聯組討論會強調(2015. 03),堅持九二共識,核心是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只要做到這一點,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都不存在障礙。2016年臺灣有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這次總統選舉,藍、綠、橘及臺聯黨都有提名資格;可能會有四組參選,顯然有一場熱鬧的戲可以看。目前北京專心搞經濟建設,促統問題並未急著處理,雖說如此,但希望臺灣各黨都能有九二共識。1992年11月16日的九二共識,要點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謀求國家統一。在事務性商談,只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表述的方式可以討論,並願意聽取台灣各界人士的意見。】這個說法就是,『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討論,也因此,臺灣統治者接受九二共識理論上不算賣臺。

民主選舉是世界潮流,但對開發中國家及未開發國家,若要穩固前進經濟,則不一定適合;我們要說的是,已開發的國家,高中教育都普及後才適合考慮自由民主選舉。臺灣的經濟下滑是廿世紀末,示威遊行造成的後遺症,當時勞方頻頻抗爭,造成許多廠商西進;拜爾案投資案在臺中港被圍堵,海外周知,使許多國外企業不敢前進臺灣;當時發動圍堵、示威的,後來都被譴責,但之後同股力量,也是輪番被運用,轉為在政務抗爭;為此臺灣至今仍在殘喘。而島民責怪馬政府的有許多當年是遊行主持抗爭及搖旗吶喊行動者;如果此分析有事實、道理,鬧事也是你,現在卻批評你鬧事造成經濟跛腳的政府,你覺得你沒有責任嗎?同樣的,世界經濟戰爭,已經由油價啟戰,臺灣要連結大陸,才能走向世界,拒絕兩岸服貿協議的台灣,如何和諧得到大陸支持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 (Trans – Pacific Partnership.)及RCEP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TPP、RCEP都關係著臺灣GDP,加入則提高,無法加入則滑落。臺灣是海島經濟,內需市場受困,加入TPP的迫切性高於他國,拓展貿易出口的必要性,比其他各國高。以貿易出口值各國比較,臺灣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高達73%,英國貿易總額占GDP31%、大陸是26%、日本15%、美國14%,這說明拓展貿易對台灣的重要性。

台灣在三月底民調最新結果,臺北市長柯文哲若搭配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柯宋配」投入總統大選,民眾支持度為35.7%,高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26.1%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20.3%;不投票或投廢票的有3.6%,另外有14.4%未明確表態。九二共識將是支持率的要項,臺灣沒有必要在九二共識爭執,要爭的是中華民國永續存在。

民進黨只要承認九二共識即算釋放誠意,如果2016年取得執政,也是要參與經濟區域整合,服貿及九二共識,兩項要先解決,否則將來若是執政者,會很難看,尤其經濟上會更為滑落。總之,兩岸在習主席說法將是平等協商,連國號都可談,若臺灣各黨派用和諧態度合作,事實上,除了臺灣繼續自治,島民在政治協商時還可以提出對於臺灣政黨或島民有將來參與大陸執政機會,要求擔任中國領導人機會要平等,各種變化,臺灣都掌握優勢,沒有必要誤掉島民主政中國機會,估計六年級的島民會有機會擔任新中國領導人;談統條件拉不攏,也無損失,繼續目前情形罷了,何懼之有?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