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加拿大的多數大學都是馳名海外的國際大學。在這些大學裡少不了留學生的影子。這些從世界各地慕名趕來求學位的學生也是大學重要的經費來源,他們所付的學費往往比當地學生多出三數倍。即便如此,每年來到加拿大的留學生仍然只多不少,而這其中,中國的留學生佔了很大一部分。筆者三年多大學經歷,接觸了不少留學生,也聽到許多關於他們的故事。結果,了解的越多,越覺得留學之於大多數學生而言,並不是成長,而是墮落與逃避。
留學在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中並不新穎。從清朝末年開始,由於認識到國家本身與西方列強國力上的巨大差距,在政府的系統組織下,一批青壯年被公費派出國學習,以期學成之後報效朝廷。這批人當中確有許多蜚聲四海的英才。後來隨著留學的日益頻繁與海疆路線的暢通,許多有財力的民間家庭選擇自費出國。不過他們的水準與前者相較就遜色太多。許多自費出國的留學生只攻讀到高中,甚至初中,即回到國內騙取國人的青睞欣羨。清朝政府曾經一度嚴令禁止資費留學。到了民國,留學漸漸融入國人的主流意識裡。好像留學回來的學生都要被人們高看一眼。即使很多留學生並無真才實學,對東西洋的文明只學了丁點皮毛,其所獲得的社會待遇仍然要高過國內寒窗苦讀的本土書生。民國幾十年的政壇,很大程度上受到一批留洋派的操縱,尤其是日本的留學生。最著名的例子當然就是蔣總統。
時光流逝,社會進步到當前這個時代,留學這條教育道路比之百年前又如何呢?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在現在的中國社會,舉凡家中有留洋出國的,家人無不為之感到自豪。留學生這個特殊身份仍然被人們瘋狂追逐、嚮往。國內的家長們,只要經濟條件夠得上中等以上,就會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出國門,騙一個外國某大學的畢業證書,好在親朋鄰里間炫耀。老實說,這些用心良苦的家長們對留學道路的功課做得並不是很足,他們為子女做出的規劃幾乎是盲目的,且帶有嚴重的虛榮心理。根據筆者的觀察與總結,自來留學生分成兩派。一種是學者派,即真正對某一學術領域充滿興趣,且有志做出一番成績的好學生。他們在國外較為開放的學術氛圍中汲取思想營養,最終都會向著博士進軍,成為有為的人才,華人的驕傲。如筆者接觸到的幾位華人教授,以及同班的博士生同學,都屬於這一類人。另一種姑且稱為混混派。這一派佔據留學人口的大部分,他們帶著父母的錢與希望,來到西方花花世界中,不為求得學識,只為混個學位。在大學數年,不停談戀愛,泡酒吧,花在學習上的功夫怕是不及一二成。別說在學校裡出類拔萃,連基本的英語語言也沒學好。深為筆者尊敬的一位教授有一次在耐心指導了幾名班上面臨畢業的留學生英文文法後,對我感慨地說他們這四年學下來,英語簡直就是”tragedy”。
造成這種惡劣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目下國人對國外世界充滿了物質的幻想,從而在心理上長久塑造起一個華麗的浮影。在他們眼裡,國外的生活輕鬆自在,花光滿路,遍地金銀。只要來到了國外,就能過上童話般的生活。記得一次和一位小學同學聊天,他說他有個朋友去了溫哥華留學,問我開什麼樣的車子。然後很是羨慕地說他的那個朋友剛到溫哥華就買了一輛Infiniti。從這裡我們看出,留學生和想要留學的人對國外的憧憬就是享受和消費,至於最重要的學業,往往被排在末尾,當成一種可以支撐起他們理想生活的工具。這種本末倒置的設想無疑是非常危險的。
更有一種留學生,基於父母長輩的溺愛,竟假託留學為藉口,以逃避國內高考為實,在高考前一年即申請出外留學。這樣既不用和國內同學一樣忍受考試的巨大壓力,又可以逍遙他國,自由自在吃喝玩樂,一舉兩得。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國內比較富裕的家庭才能允許他們的子女如此胡作非為。事實上,據筆者了解,選擇出國逃避高考的留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國內的一般家庭。他們之所以能心想事成,完全因為自小身為獨子,受到父母的過多寵愛。那些糊塗的父母,為了孩子們的“幸福”,不惜省吃儉用,砸鍋賣鐵,把他們送到理想的國家來,而自己在國內承擔的巨額學費。至於這些留學生們,他們在國外又做些什麼呢?國外的物質文明顯然使得他們眼花繚亂。名車、豪宅與廉價的品牌服裝,這些他們在國內夢寐以求的物事,在這裡樣樣具備。於是在他們心裡萌生了要有所成就並在當地定居下來的觀念。然而他們並不懂得國外生活的艱辛,又不願把時間“浪費”到漫長的學業道路上,於是只好任自己的身心漂浮,而漸次墮落。最糟糕的是,這些留學生大多缺乏良好家教。曾聽一位前輩抱怨,她的外甥自來留學後,天天躲在她家裡打遊戲。吃飯時要她親自把飯盛上,而且每噸飯的內容不能一樣,只要一發現有自己不愛吃的,就鬧皮不吃飯。弄得一家人日日愁眉苦臉,和氣蕩然無存。
對於中國家長,我們想要真誠的告誡幾句話。留學並不是一條好的成才之路。也許它適合某些人,但並不適合大多數的人,尤其對於那些經濟條件達不到上層的家庭,勒緊腰帶送子女留學幾同玩火自焚,不但會讓一家家徒四壁,還很可能會使得留學的子女心志墮落,在一個不熟悉的國家陷入迷茫。教育,並不是一張文憑,一個某名牌大學的印章。學習,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興趣,而不是賺錢的工具。教育的根本在家長。今天之所以會出現留學生的普遍亂局,極大部分原因是這一代的家長沒有做好份內的家教工作,對子女產生過度的溺愛甚至順從。如果不對此問題進行反思改進,那麼我敢斷言,在不久的將來,“留學生”一詞會正面轉為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