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教育政策與民生的關係

 作者:馬文廣      (民生促进会)

福特政府執政一年,期間立法迅速,勇於改革,然而缺乏周詳計畫,目光短窄,以致影響安省的民生。以下是一些新近的例子。

本年初,省府宣佈課堂現代化計畫,更新2015年性教育內容、改革數學教學法、及引入理財課程,但同時增加每班學生人數,又在未來兩年大幅度削減教師人數。

不過,在近日新學年將快開課之際,省府突然公佈最新指引,確定2019年性教育更新版的內容與2015年新版的幾乎同出一轍,而每班學生人數亦變化不大。可是,省内各大小教育局已依照省府本年初宣佈的新制作出安排,並已削減不少教師人數,使行政人員和在任老師進退為谷,結果受害的卻是年少的未來主人翁。

而且,在現今瞬息萬變的時代,要成為未來的主人翁,不能單靠數學和理財的基本知識,還須擁有豐富而可轉移的知識和技能,包括靈活的思巧、獨立自學旳能力、及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等。

此外,民生促進會於本年八月初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加國華人為了加强個人能力來維持可持續的生計,最常用的策略是(一)不斷進修以提升學識與技能和(二)了解本地風俗習慣和政府政策與規範,同時,他們定居加國的年期愈長,教育程度便愈高,而且他們對現時的生活滿意度(快樂指數)亦愈高。

由此看來,省府的教育政策和相關規範、推行的方法和速度、及給與各教育機構和組織的撥款,均直接影響不同年齡學子的進修計畫,而且間接影響他們在勞工市場的競爭力和生產力,甚致牽連安省的經濟發展。因此,省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時,除了穩定而周詳的計畫外,還須有遠大的目光,不可過分着眼於短期的平衡財政預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