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建言獻策助力中國創新發展 二十加拿大華人受聘國僑辦咨委

本報記者馬克報導

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8月22日在北京舉辦首屆專家諮詢委員會大會,280位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法律、移民等領域有建樹及貢獻的海內外華僑華人專家和涉僑研究學者受聘為首屆委員,其中包括加中科技聯盟共同主席湯友志博士、多倫多大學醫學教授李仁科博士和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博士等20位來自加拿大的華裔專家。

開幕式上,中國國僑辦黨組書記許又聲宣讀了《國務院僑辦關於成立國務院僑辦專家諮詢委員會的決定》,專委會下設政策法規、經濟科技、華文教育、文化傳媒四個分委員會,旨在緊密聯繫華僑華人高層次專業人士和涉僑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為促進國家創新發展和僑務工作科學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國僑辦主任裘援平在講話中指出,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是促進中國發展、弘揚中華文化、推動民族復興、增進中外友好的重要力量。在當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匯聚僑務資源優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海內外專家學者志存高遠、建言興邦,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她強調,作為華僑華人的“娘家人”,國僑辦將成為委員們施展才華的堅強後盾,會竭盡所能為大家提供支持、搭建平台。在講話中,裘援平向專咨委提出四點希望:第一,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為中國創新和發展建言獻策;第二,以平台和機制為依託,增強專咨委工作實效;第三,以改革和創新為動力,推動形成專咨委工作合力;第四,以立言和力行為途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獻計出力。裘援平希望委員們常懷報國之志、常懷濟世之心,通過考察交流、諮詢論證、身體力行等各種方式,一如既往關心支持祖(籍)國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當天會見了出席國務院僑辦專家諮詢委員會大會的全體代表,並發表講話。他充分肯定了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長期以來積極投身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他對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充分發揮智囊作用,圍繞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面臨的重大問題,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開展前瞻性、戰略性、針對性研究,提出專業化、建設性的政策建議,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堅持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找準世界先進知識技術和中國實際的結合點,找準專業優勢和社會發展的結合點,投身創新創造實踐,在各自專業領域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於實踐,用己所長造福社會、造福人民。三是發揮學貫中西、融通中外的優勢,內引外聯、牽線搭橋,在促進中外科技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中國創新創業的同時,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播好中國聲音,為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貢獻力量。

北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8月23日在北京飯店國際會展中心共同主辦“萬僑創新,共贏發展:海外院士專家建言助力北京創新發展論壇”。論壇活動共分為中關村海外顧問聘任儀式和主題論壇兩部分,中關村管委會首次聘請8位海外院士專家擔任中關村海外顧問。在聘任儀式上,北京市僑辦主任劉春鋒宣讀首批中關村海外顧問名單,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郭軍副主任、北京市副市長陰和俊向頒發聘書。加中科技聯盟共同主席湯友志博士,是首屆應聘八位專家中唯一一位清潔技術領域的專家。

據悉,首批中關村海外顧問從國務院僑辦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名單中產生,所從事的行業領域涉及新材料、生物醫藥、清潔能源等與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前沿技術相契合的領域。八位中關村海外顧問具有國際視野和行業洞察力,在國際科技創新領域影響力大、層次高、造詣深,將為中關村科技創新發展建言獻策,進一步提升示範區創新發展活力,增強示範區全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在論壇的主題演講環節,首批中關村海外顧問代表、國內知名科學家、示範區優秀企業家代表從生物醫學技術創新、大學科技創新與產業化、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挑戰、創新人才發展戰略、清潔技術領域合作的機會和挑戰等角度闡述個人觀點、分享創新領域經驗。加中科技聯盟共同主席湯友志在論壇上作了《加中關係黃金十年和清潔技術領域合作的機會和挑戰》主題演講,受到與會者重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