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南京大屠殺 正視歷史促族裔和諧
每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在世界各地,包括華人和其他族裔的很多人,都會停下腳步,回顧當代亞洲歷史中最慘痛的一頁,憑弔遇難者。在安大略省,省議員黃素梅近期提出了個人議案,如果獲得通過,安大略省每年的12月13日將設立為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這將是北美和歐洲第一個紀念南京大屠殺的法案。
12月8日,該項法案在安省議會中進行二讀並獲得通過,議會中三個政黨的代表發言,均表示支持這一法案。除黃素梅外,還有陳國治、董晗鵬、莫偉力、巴拉德等。黃素梅表示,她在今年提出這一法案特別重要,因為2017年,將是南京大屠殺80週年,但是在安大略省,大多數人,包括我們亞裔的年輕後裔,對這段歷史並不熟悉。
在西方世界,很多人都對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歷史比較清楚,然而很多人亞洲戰場上的大屠殺卻知之甚少。「Holocaust」這個詞在西方世界具有了特定的含義。每年的四月至五月,根據猶太人的日曆,都有一個大屠殺紀念日Yom Hashoah。在加拿大,這個日子的正式確立同樣起始於安大略省議會,於1998年正式立法通過。在2003年,聯邦政府也通過了相同的議案。多位人士關於這一議案的發言,實際上已經說明了紀念南京大屠殺的重要:黃素梅議員在二讀發言時說,「通過舉辦紀念活動,以及像二戰史實維護會這樣組織的努力,二次大戰期間發生在亞洲國家的暴行將不會被忘記,那些受難者和親屬們的聲音,將不會消失。最重要的是,安省民眾將有機會對這一慘絶人寰的反人類罪行進行反思和教育,從而令歷史不再重複這樣的悲劇。」省議員陳國治說,「重要的是,需要意識到二次世界大戰實際上真的是世界大戰。它影響到北美,影響到歐洲,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它也影響到亞洲。……我非常驕傲地把自己稱作安大略人,因為我們想所有文化背景展現尊重。期待這個法案通過之後,安大略人將會確認並譴責那個曾經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發生在中國南京的暴行,從而使我們防止這樣的野蠻行徑再次發生,並記住數十萬在南京被野蠻屠殺的遇難者。」
省議員董晗鵬也對這一議案表支持,「我們在加拿大所共享的多元文化,它的基石在於正義、公平、平等和對所有人的尊重」。
史維會王裕佳醫生表示:「正當世界許多地方向右轉的時候,這個法案如果通過,意味著安大略是真正的具有包容和正義感的社會,名副其實。…不論是在西方還是東方,通過溫習過去的錯誤,才能給我們的年輕一代獨立學習和思考的機會,確保不再重犯當年的錯誤。」省議員戴彼得表示,「如果我們希望保證我們不再重複以前的錯誤和當年的大屠殺,我們就需要首先記住,這些事情是確實發生過的。我們需要記住,那種一個民族和種族至上的假設,導致了人類經歷上最黑暗的一夜。我們需要記住,把某一個宗教或少數族裔當作替罪羊,再加上對悲觀的經濟形勢產生暴躁的憤怒,可以導致這類大規模的人類悲劇,這類大規模的人類罪行。」陳國治也指出,在南京大屠殺的那場災難中,「中國人沒有被當人看,而是當作數字來處理」。
南京大屠殺之所以令人觸目驚心,慘絶人寰,是因為施暴者、侵略中國首都的軍隊喪失了人性,展現的是獸性。而我們所需要汲取的教訓,最基本的就是把其他族裔當人看,對生命有一個最起碼的尊重。追憶南京大屠殺,正是希望讓這個世界的各族裔人民相互尊重,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