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在賭什麼?
關於索羅斯的行踪,市場依然非常關注。近期有報導稱,索羅斯旗下規模300億美元的索羅斯基金(Soros Fund Management LLC),已在不同市場參與做空,包括出售股票、買入黃金及金礦股。
筆者雖然一直關注黃金等國際市場,但很難判斷說索羅斯出售股票買入黃金就是其真正意圖。從現有的數據看,索羅斯基金所持有的黃金相關資產低於5億美元,僅僅是以避險為目的的技術性投資。索羅斯拋售股票是很有可能的,但股市信息過於透明,且不是一個更大的趨勢市場,索羅斯買入黃金和拋售股票,只是在釋放一個信號:全球風險降臨,請著手應對。至於索羅斯在賭什麼,他很難離開自己的老本行,只有國家債務和貨幣市場醞釀出來的波動,才是難以阻止的,索羅斯賭的,依然是更多國家的命運。
10年前,負利率是很難想像的,因為只有極少數的央行會討論負利率。 10年後的今天,負利率似乎已成為一種必須要經歷的貨幣政策,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運用。如果說10年前大部分新興國家還處在創富時代,對創造財富的需求遠遠大於儲存財富的需求,現金更多地用於生產,將貨幣轉換為黃金來存儲並不現實,那麼在增長持續放緩,整個新興市場開始尋求財富保護,而不是追求財富增長的時候,討論這個問題,意義就更大了。全球國債市場之所以能夠走到負利率地步,並不是因為政府信用的上升,或者說投資者對未來全球經濟抱有更高的預期,而形成的對政府收入的樂觀。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在低利率、低增長的背景下,投資者面臨將錢放在國債市場,還是買個保險櫃放家裡的問題。
根據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最新統計數據,截至5月底,全球負利率國債發行量達到10.4萬億美元,且隨著價格攀升,日、意、德、法等國債收益率繼續下行。有投資者指出,在美國房價泡沫達到頂峰的10年前,次級貸市場在金融體系中占到1.3萬億美元資金,目前全球負利率國債發行量是10年前次級貸規模的8倍。如果因此說目前全球金融市場遇到的風險比10年前高10倍,筆者覺得肯定是危言聳聽,國債市場的風險點,根本就不是“違約”問題。
基於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次級債,雖然有政府的信用背書,但更多的是一個企業性債務問題,跟國債市場不能相提並論。次級債帶來的風險,是債務人違約引起的連鎖反應,而國債市場很難直接違約。除了像希臘這樣受制於歐洲中央銀行,不能直接印鈔的國家,其他各主權國家在國債市場直接違約的概率非常小,印鈔的權力依然是保證國債履約、拯救經濟的主要方法。
不會“違約”的國債,是如何給投資者帶來風險的呢?舉個例子,1971年8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迫於國內債務和黃金擠兌壓力,宣布美元跟黃金脫鉤,美國不再向世界承諾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隨後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到1980年的時候,黃金價格上漲到了超過每盎司800美元,但市場沒有崩盤,只是相比持有黃金的人,持有美元的投資者在10年時間裡,購買力貶值了超過20倍。 40多年前,紙幣背後是黃金,而如今紙幣背後是國債。
按照索羅斯對歐元區的悲觀,以及對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判斷,全球經濟必將陷入長時間的停滯,在此期間,公共和私營部門債務的持續飆升,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最大可能爆發危機的市場。無論是某國國債市場異動,還是某主權信用貨幣大貶,索羅斯所押注的,絕不是簡單的一波行情,而是全球經濟陷入困境之下的結構性和地域性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