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论 世经与中国(一)

一、全球经济:美国极,中国极

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提升了影响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与频率。世经论坛第35届年会囊括世界各界领袖人物,举世瞩目。会议上,来自中国的代表就开始受到明星般的关注——中国的与会者终于体会到世界上各界精英围着交换名片,聚谈商机的愉快感觉,走向世界的广阔视野的快意。2004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部门的大手笔,使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互布教授印象深刻,他声称“标志着新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开始”。在203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议题当中,中国被世经论坛纳入了八项焦点深度议题之中。据此,笔者为了把中国大陆崛起后汇集世界发达国家审视评议的情况提供给关注世经的读者参考,特意到各大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充实本文,丰富视野。

    1. 中美关系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19日在华盛顿州前华裔州长骆家辉主持的午餐会上发表演讲。他指出,中国重视并努力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中国一直在扩大进口美国商品,减少对美贸易顺差;中国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将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各国知识产权人在华合法权益;中国将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报道:布什形容中国是“复杂问题”,对头脑简单,非白即黑的美国总统来说,这复杂令他皱眉,不但在美国政界和舆论界,而且在白宫,中国的形象是两个P字——“Partner”(伙伴)”Problem”(头痛)之间,布什往往无所适从。

经济乃国家之命脉,中国首脑常采用合纵连横之策略。06年4月20日《华盛顿邮报》指出布胡两位领导人为庆贺两国关系改善的午宴举杯时,胡锦涛说:“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已达成协议,并同在国际体系的分享许多战略利益。不仅如此,而且中美双方应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意味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走市场经济坦道,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行列后,新中国崛起已侪身于发达国家边缘,但仍属横向发展中国家范畴!”笔者喻之3个P字——“Profit(利益)””Participation(参与共享)”,但属纵向”Partner(合作者)”。此貌合神离的“交错商业外交策略”,导致美中欧经关系进入相互牵制与互补的局面。

新加坡作者谭君发表题为“中美关系存在”总体稳定框架一文中;评述06年4月间胡锦涛访美之行,不只是未来历史年鉴上的重要事件,而且是一次富有雄心的外交使命。胡锦涛此行,在美国舆论中产生了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一石掀起千层浪”的效应。美国评论者说:“中国已经不再是醒狮,而是行狮。”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和国际经济研究所联合设立了中国资产负债表研究项目并于最近出版同题热门新书,其主持人和作者之一,国际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认为:中国应该看到它作为“新兴强国“在国际上所引发的震动与负面作用。他曾经告诫说,日本就是不懂得如何履行“新兴强国“的义务而翻了跟斗,奉劝中国不要重蹈日本的覆辙,笔者认为中国更甚于日本,在全球贸易体制中有“巨大的攸关利益(Huge stake)”的同时应成为世经中一个负责任,尽义务,讲求权利与义务平衡效应的国家。

中国强调中美合作关系:在白宫的欢迎仪式上,布什首次正式采用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去年希望中国变成“Responsible, take holder(负责任利益攸关方)“的词汇来形容中国。胡锦涛的回应是:希望中美关系超越 “负责任利益攸关方”的境界,变成建设性合作者。

中国舆论多半从正面看待美国所予的“利益攸关方”标签。但有人透露,“利益攸关方”这项标签和对华“围堵战略“Hedge strategy,都出自佐利克一人之手。

英文Hedge strategy经查阅,已被人滥用。有人说中国用它来对付美国,东南亚国家用它来对付中国,显然是排除使用武力的“暗箱操作“的意思。

中国的发展使地球变小:胡锦涛访美期间,美国商家刚好调升汽油价格。CNN就把预先安排的评论中国经济发展的节目同美国油价上扬连在一起。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汽油消费国,每天消费汽油约650万桶,相当于美国2000万桶的三分之一。可是按照当前中国汽油消费增长势头,不到就会超越美国。要是中国人均汽油消费量同美国持平,世界将面临油荒。美英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们常用辩证眼光来看,全球化可以把中美之间与国际“空间“不断拓宽,但中国迅速膨胀也将使地球变小。北京的学者说,中美关系紧密度越高,双边摩擦的效率也会相应增加。如果将这些摩擦和矛盾放大,很可能得出对中美逐步走向深入成熟,全面看待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就会发现,这是中美关系螺旋式上升过程中的自然现象,相对于中美关系的总体稳定框架,这些问题是次要矛盾。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笔者赞同谭君中美关系存在着“总体稳定框架“一见,在多元层面上有共识。20世纪70年代初期“基辛格式”把中国纳入“美国桃园“的重大战略决定。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说:“从尼克松到小布什的几任总统,对华政策基本上一致”。这是正确的分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