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论 世经与中国(七)中日关系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8日到访北京,为中日政治关系解冻进行“破冰”之旅。这是安倍晋三上月就任以来,首次外访破例走访的第一个国家。除了有北韩国宣布已进行核试爆的迫切议题外,也说明日本急于要恢复小泉纯一郎在任时期与中国几乎全面冷冻的外交关系。
安倍受到中国领导人高规格的接待。中日两国8日发表联合新闻公报,表示将遵守中日三国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妥善处理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问题,让政治和经济两个车轮强力运转,把中日关系推向更高层次。
安倍声称绝不美化甲级战犯,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云云,但在访问中国期间,会见中国三位领导人。安倍新任首相,始终未针对各方严重关注的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具体表态。虽然中国外交部强调,由于中日双方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达成共识,才促进安倍此次对中国的正式访问。
看来安倍“模糊外交”是拿手好戏。不管怎样,中方不是不知道而是心如明镜,认为主要是处理两国的经贸正常化及北朝鲜的核子试爆问题放在First thing first,所谓中日联合公报上表示“正视历史面对未来”。双方同意将以2007中日邦交正常化,以35周年为契机,增进安全领域互信。北韩政治狂人撒野之下,严重影响东亚和平。这项危机促成中日暂时解冻,但也是复活军国主义良机所在,所谓“歪打正着”。
世事变幻莫测。安倍此次访问中国的南韩的行程紧凑,由于北韩核试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惊关注。因此所举行的中日,日韩首脑会谈的中心议题的焦点,此起彼伏从靖国神社转向朝鲜半岛的核试问题,并引起国际,特别是中美特别关注着在东亚地区引发的核武军备竞赛效应,因为中美在地区无核问题上是有共识的,并不疏于透视日本拥有核武器的军国主义的复活。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是矛盾心理的表现。
尽管安倍告诉媒体:“如果北韩持续核爆,不单是日本,国际社会也将会对北韩采取严厉的制裁行动。”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刘必荣表示:“北韩突然宣布核试,连中国也感错愕。此举反而会拉近中日关系与中美关系,在反对北韩发展核武的议题上,可能会成为中日韩战略上的新平台,对中日的和解或缓解有催化作用。”
他强调说:“中国和日本在这次高峰会很多议题上应该会维持含糊的做法,因双方都有意缓和彼此的关系。台湾不必过度担心,长远来看,中日关系缓和,对东亚的和平稳定有所帮助。”
前文详析了日本历届首相按部就班,步步为营,钻营中美矛盾经济摩擦之隙,渐次并悄悄扭转战败国的命运。首从勤学汉文化,文学精粹的孙子兵法、三国志起;继剽窃美国的应用科技,汽车电子工业企业,以年壮青工学徒为间谍,深入美研发心脏地带勤学苦练。试看现代的日本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耐用性能超过美国车,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其军事上则从“防卫军”装配潜在式的,以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名义,摇身一变为“国防军”……
当然笔者仅从历史与现实的60年点滴观察其言行,诡计多端,养虎成后患的种种迹象拼图而成。世上有很多研究日本问题专家会洞察一切的,所谓日本的执政者侵略成性,同时其1亿1千万人口,蜗居于日本三岛的地缘政经,也是它拼命扩张的浪子野心的客观缘由。说实话,想当年秦始皇曾派出500童男童女去东瀛,探求长生不老的仙草所种下的不是“反哺”,而是对自己母国凶残的”反噬”,归根结底,正可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