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山大禹传说探讨(上)

“温泉镇羽山的大禹传说”源远流长,因为大禹文化名扬天下,温泉古镇亦水涨船高。2013年以大禹文化为特征的“温泉古镇传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6月在温泉镇举办“首届羽泉文化节”,国内及地方近百位研究“大禹文化”专家、学者、爱好者参加本届盛会,河海大学庞杰教授(博士)、中国大禹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常松木先生分别作了专题演讲。研究、开发东海县温泉镇“羽山·大禹文化”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加温泉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非凡的现实意义。

《史记·夏本记》、《禹贡》、《山海经》、《资治通鉴》、《左传》、《水经注》等经典和《海州志》、《东海县志》中都有温泉镇羽山与大禹治水传说的记载。袁祖成题羽山诗曰“万古黄熊血未消,千秋功业付儿曹。登临不禁沧桑感,隐隐荒村落海潮。”撩拨起人们对“羽山·大禹文化”的思索。大禹是中华民族奠基立国的一位伟大先祖,夏王朝的创始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三皇五帝、唐尧虞舜,“惟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天下于是太平治。”寥寥数语把大禹波澜壮阔、建功立业一生交代得生动传奇。历代文博专家称赞“大禹称得上是彪炳中华史册的圣王、大英雄”。大禹是“伟大的禹”简称,古往今来,中国人尊大禹为自己心目中的“雨王、圣君、民俗神”。

在中国许多省市县都有关于大禹文化的遗迹和传闻,记刻着大禹的丰功和人民的崇敬。国家级史学大家翦伯赞教授称“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文化,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大禹文化是中华五千年传统历史文化中最具空前绝后意义的篇章,大禹堪称中华民族首位大英雄,亘贯古今,光耀万代”(《中国通史简编》)。连云港“东海温泉镇是大禹文化重要发祥地,鲧(禹父)卒葬羽之郊,禹出生于今温泉镇羽山,禹子启是华夏一统的开国帝王,亦诞生于羽山,远古的东夷是大禹大展宏图的地方”等结论已为国内外学术界公认。

温泉镇羽山是泰山的余脉,位于苏鲁交界处,海拔269.5米,是东海县最高峰。《禹贡》载:“羽畎,羽山之谷也。夏狄,狄雉之羽,可为旌旄者也。羽山之谷出焉。”东夷文化研究专家考证,6500年前羽山就有人类居住,是原始氏族社会东夷族群中羽夷(鸟夷)一支,该处狄雉(野鸡)特别多,雉鸡羽翎十分美丽,是羽夷进贡天子朝廷的贡品。先民们把这里称为“羽山”,称自己是羽民、鸟夷。鸟是土著羽民崇拜的象征、“图腾”。国内外人类学家早已考证出,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中国南方“红瑶”一支是东夷羽民的后裔。

2011年,我到广西灵川瑶寨参观,地方民俗专家介绍,这里的瑶民(红瑶)祖先来自海州湾地区,是“羽夷”的后裔。2014年,我到美国西部大峡谷旅游,参观印第安人村落,发现印第安人臉形、瞳孔、头发确实与华人相近,与蓝眼睛、高鼻梁的洋人大不一样,他们头巾、帽子插羽毛。中国红瑶,美洲印第安人,数千年来一直保留着“鸟崇拜”信仰,男女老少都爱美丽的羽翎,他们所用的头巾、鞋袜、衣服、窗帘、被面上都绣着艳丽、红色羽毛和栩栩如生鸟的图案,家家厅堂、外门墙上装饰有“鸟图腾”,男子汉特别勇敢豪爽,其中多数有高超的狩猎本领。灵川红瑶村寨,美洲印第安人村落都被开发成著名旅游区,“红瑶梯田”、“红瑶长发女”都上了《中国画报》、吉尼斯记录。

前些时,有人动议把东海“羽山”改名“禹山”。虽然事出有因,但我认为不妥。羽山是6500年前羽民聚居繁衍生息之地,先民按这里生态特点、族群崇拜,把它命名“羽山”,把自己称为“羽夷”、“羽民”是非常恰当的。中国人“寻根敬祖”、“慎终追远”传统根深蒂固,地名来不得“瞎折腾”。鯀被流放到羽山和大禹及其子启出生的时间距今4000多年,比产生“羽山”地名时间晚了两千多年。“舍远逐近”是继承、弘扬历史文化中的大忌。

连云港中云及东海温泉镇是大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大禹也是东夷文化、中华“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建立者、推动者。4000多年前大禹在苏北鲁南大地上指挥千军万马治洪水、抗海浸、挖河筑堤、开垦良田,给古郁州、古东海郡人民带来安居乐业。北齐皇帝高纬于武平6年(575)诏令在中云台山东首“雩门(禹门)”下建云门寺(俗称禹王庙),后来东海郡(海州)城头也建了“禹王庙”,海赣沭灌人民率先将大禹供奉为“民俗神”。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生日)是在海岱地区最早出现纪念大禹的民俗节日,并逐步风行大半中国。古代这一天,海岱地区男女老少都会到羽山、溪云山“雩(禹)门”或禹王庙进香祭拜、跳雩舞(原始的儺舞)、演水神戏,期盼大禹给人间带来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百姓在“六月六节”这一天吃炒面、啃单饼(相传是大禹治水大军日常吃的干粮),几千年过去了,这一民俗传统一直延续着,彰显了大禹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民俗文化的顽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洪荒时代就是上古时代,这个时代的尧舜禹时期,正值地球上第四冰期晚期,地球变暖,冰雪消融,海面抬升,洪水泛滥、海浸加剧。尧舜禹时代没有文字记录先民的生活状况,后人往往凭想象、传说、岩刻、图腾、神话及春秋以后产生的文献典籍去加以了解。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