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山大禹传说探讨(下)

清代大学士阮元与海州名士凌廷堪、许桂林、许乔林等是挚友,对东夷历史文化、对云台山(郁州)情有独钟。他的“谈天秘欲传宣夜,学海深须到郁州”被后辈专家奉为金科玉律。联中提的郁州就是尧舜禹时期的东夷、汉唐时期的东海郡、今天的连云港、云台山。他认为“羲和在东夷观日月星象,研究气象变化规律”、“尧倡音律民俗”、“尧舜禹时寿星彭祖晚年结庐云台山”、“舜葬苍梧”、“鲧殛东夷”、“禹、启生羽山”、“大禹治水”、“禹编夏历”等都反映了海属地区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和在中华传统文化创立中特殊地位。

羽山、云台山是东岳泰山余脉,是神话小说《西游记》、《镜花缘》中神山仙境的原型。6500年前北辛文化遗址、大伊山石棺墓,4500年前后尧舜禹文化、“藤花落”文化、3500年前岳石文化遗迹,2000年前“孔望山汉墓”、“尹湾汉墓”、“尹湾简牍”等历史遗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序列。羲和、少昊、轩辕黄帝及尧舜禹命专家在云台山观日月、潮汐,研究四季变化、编制历法;舜帝在云台山采服长寿草(五加皮)后身康体健,发出了“宁要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满车”的赞叹,并由此出现了后来的“舜葬苍梧”;禹是创制“夏历”(农历)的始祖,最先提出“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成为《夏历》、《汉初历》的精髓,指导后代农耕的“法宝”。彭祖雉羹救尧、“舜葬苍捂”、“禹、启生羽山”及大禹在海州湾治水的传说扑朔迷离,羽山的大禹遗迹、纪念大禹治水的云门寺古刹、古海岱地区率先出现的纪念大禹的“六月六”民俗节日,件件都值得连云港人留恋、件件都可作为民俗文化研究的课题。

帝舜在位33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禹。禹在位四十五年,励精图治、政清如水、关爱民生,是上古时期一位杰出“圣祖、明君”。禹在南巡吴地时去世,葬于浙江会稽山(今绍兴)。禹子启接任夏朝天子,创造了“华夏一统”,大发展大繁荣奇迹。

(四)

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宝藏,是古老城市、乡村的美好记忆。而这些珍贵记忆一旦消失,历史将留下一片空白。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为建设文化名城、名县、名镇,增强经济建设软实力,推出了建设“文化强市、强县、强镇”宏伟规划,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现代眼光和提高人民文化生活质量的决心。

“温泉镇神奇传说”的开发利用,是“建设文化连云港、文化东海”的重要举措。尧舜禹时期科技落后、生产力低下,抗拒自然灾害、特别是抗拒洪涝灾害困难重重,大禹父亲鯀治水9年,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为大禹13年治水成功提供了参照依据。实践证明,鯀与禹都是值得纪念的治水英雄。鯀葬羽郊、禹和启生羽山、启为夏王朝明君,禹家三代“名垂史册”,被誉为“三圣”,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源。

“羽山·大禹文化”可以提升东海及温泉镇的美誉度、知名度。2011年,国家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总局联合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东海县温泉镇名列其中,改写了连云港市没有国家级“官方”名镇的历史,为温泉镇大发展、大繁荣带来新的契机。在羽山南的毛北村,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队完成了5158米“中国科钻第一井”,是新世纪中国又一项惊世骇俗的科学成果,无形中为东海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给力”。把温泉镇及羽山开发为休闲度假、“生态游”、“农家乐”、“民俗文化游”景区,“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具备。2011年10月在连云港市召开的“第二届江苏民俗文化高层论坛”,2014年“羽泉文化节”的专家学者为羽山、温泉镇“把脉”,认为高层次、高档次建设“羽泉旅游区”,前景美妙、呼之欲出。

“事在人为”,我们不能破坏、浪费生态人文资源,但可以锦上添花。专家们提出了诸如“开发羽山灵泉(殛鯀泉)饮用水;栽种禹王茶林;建设羽山森林公园;放养野生动物(特别是‘雉鸡’);开凿‘羽渊’、禹王湖;开办禹湖垂钓中心,采摘园;雕塑‘三圣(鯀、禹、启)’群雕,建设“三圣庙”,重修鯀与有莘氏修己及禹与涂山氏两代‘夫妻墓’,建牌坊、碑林;开发大禹文化水晶制品、‘禹王泉’酒、饮料;温泉洗浴业延伸到羽山….”。凡此种种,不乏真知灼见。开发温泉镇及“羽山·大禹文化”需要科学论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目前温泉洗浴业已经形成规模,“华东第一温泉”品牌已经享誉大江南北,提升档次,做大、做强、做优的空间仍很大。羽山的开发仍在纸上谈兵阶段。专家学者认为,首先要调动地方、企业家积极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先小后大、先土后洋,不等不靠先把“乡村游”、“农家乐”、“生态游”办好,成功一个开发一个。同时招商引资,高起点办大项目,并有机地把“绍兴禹陵”、“欧美风光”、“日韩情调”等标志景观和东海“锣鼓’、“吕剧”、“淮海戏”、“版画”等“草根、山寨”版特色文化嫁接、体现进羽泉景区中,“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让中外游客体会民俗文化魅力,产生到家感觉。

我们相信未来温泉镇及“羽山·大禹文化”一定会成为港城的一张名片、一颗明珠,名副其实的特色、生态、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