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的毛病 (小小说)

作者:北矢

老赵这人不错,认识他的人差不多都这么说。关键是他老婆也这样说,这就很难得了。像老赵这个年龄正是处在整天受老婆唠叨的人生时期,老婆不唠叨他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却张口就说他不错,那一定是错不了,老赵这人真不错。

老赵的人生不复杂,没有什么嗜好,不跳广场舞,也不参加暴走团。人长的一般,也没有修饰的习惯,和他那个年龄人们的表象差不多,积年累月的劳累,脸上布满了皱褶,小时不刷牙,一口歪斜的黄黑色调的牙齿,常期不洗澡,一头乱蓬蓬的油腻头发。虽然就念了五年书,和他老婆相比,还算是高知。老婆只念了一年书,就文革了。

老赵有个爱好,不能听别人说他不好,说他老婆不好也不行,也不能听别人说他的村子不好,说国不好,就更不行了,这就直接触犯到了老赵的职业地界了。这时,老赵就会沉下脸,开展革命大批判和人家争论。老赵是国家干部,在政府宣传口管文秘这一块。其实,没啥人让他管,就是管管文档,文秘的那些材料呀报告呀文件呀什么的,他给整理,再归类,锁在柜子里,有人来查找,他再给找出来。他和别人争论归争论,他不向组织口头汇报或者写个匿名信寄给领导,就这点,就让人对他有好感。

老赵干这个工作有个好处就是有时间看材料。那些材料虽然不是他写的,但他要看,看了才知道该放到哪一类。看材料给他的好处是,每天都从材料中感受到幸福,日久天长弄得浑身上下都是幸福。老赵任职的机关属于政府这一系列的,他的那个地方排位在国务院之下,在省之后,省下面的市,市后面的区,区之后的镇,排到这,就离老赵的机关不远了。老赵的第三街道办事处,直接受到镇政府的领导。老赵毫无疑问属于国家干部,到月领薪,毫不含糊,就是当月发不出薪,也差不了,到时候给补上。按级别,比他那个村子的党支书还高出一截子。按理说,老赵和支书,没有相互比较的这方面的文件根据。对这点,老赵是感觉到的,老赵每回一趟村子,支书就张罗一次宴请,还管接送。就是这,让那些乡亲们个个都高看老赵一眼。

有个一、二年了或是有个三年五载了,老赵犯上了一个毛病,眼睛经常性地疲劳,用了好几瓶人工泪水,没管什么用。老赵不是整天盯着电脑用眼过度的那种,不知道犯了什么毛病,就是眼睛不对劲。总之,看什么都对不上路子,看什么看错什么,看什么怀疑什么,看什都不对劲。看到一只猫,他说是一头驴,看到一盏电灯,他吓得夺路而逃,还以为是火星坠落了呢。看了几个治眼睛的医生,都没给老赵治好。

村子里有个后生,祖上是隆庆年代的进士 ,正宗的22代后人。后生基因聪明,给老赵指出一个新路子,让他去看一个心理相士。老赵就去见了相士。

相士开口问道:看什么呀?

看眼睛。老赵答道。

是不是看什么都不对路子呀?相士接着问。

正是。老赵回答。

看材料多不多?相士又问。

每天都看。老赵回话。

这几年出没出过远门呀?相士问。

去了一趟美国。老赵据实回答。

相士当场就给诊断出结果了。相士指出了病因,起因是每天看材料,后来去了一趟美国,由此诱惑把你一辈子的三观给击中了,给毁了哩。相士给出了医治的方子:远离材料,远离美国,远离数据,远离清华专家。

老赵就纳闷,这毛病犯了几年了,病因咋就让这相士三言五语给解了呢。相士后来说,这些年,看这毛病的多了去了,这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只不过,老赵的毛病犯得重一些。

老赵快一辈子了,也没啥建树。得了这个毛病,却意外地做出了一个医学上的创新贡献,医疗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诊科,心理眼科,俗称“心眼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