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政制勢將空轉,絕不是危言聳聽

作者: 馮志强

第43屆加拿大聯邦政府普選完畢,自由黨爭取到157席,沒有達到170席,超過半數席位。雖然自由黨淪爲占據沒過半數席位的少數執政黨,但是蟬聯聯邦政府。保守黨從上届政府的95席位,增加到121席位,不過仍舊是正式反對黨。特別顯眼的是魁人政團在魁北克省從上届聯邦國會内的10席劇增到32席。還有一個看點是,在阿爾伯達省,自由黨全軍覆沒,幸運者NDP獨得一席,保守黨幾乎囊括阿省在聯邦國會内的全部席位。

我這裡要説的聯邦政制勢將空轉,并不是衝著以上所説的席位分配得出的説法。因著少數黨執政的自由黨需要環顧左右,覓取臨時政治盟友而達到過半數席位來實現某項立法,於是政治斡旋,來來回回,容易造成政務運作的空轉。不錯,這是程序層面上的顧慮。

上星期一 (10月21日),加拿大的選民們通過投票,在環境和能源等兩項議題上,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有三分之二的選民將選票投給支持徵收碳排放稅的政黨,也有三分之二的選民將選票投給支持建設跨山輸油管擴建工程的政黨。

我就從這兩個“三分之二”説起。大多數的民意認爲徵收碳排放稅是保護人類生活環境的有效措施。這方面的立法顯然得人心。自由黨在國會尋求聯署的政黨盟友,應該不會碰壁。NDP持相同立場,儘管在國會内只占據24席,結成聯盟,可以成事。魁人政團在選舉結果揭曉當晚,已經搖起橄欖枝,有意響同自由黨結盟,成立聯合政府。不過,有點單相思!黨魁揚言,他愿意和自由黨共同工作,只是不同意跨山輸油管擴建工程。

政治聯盟從來是利益傳受,自由黨少數政府在第一個“三分之二”的民意基礎上,可以糾結政治友黨聯署,在國會實現碳排放稅立法的承若。這樣,勢必就得對在第二個“三分之二”的民意基礎上的跨山輸油管擴建工程關上大門,因爲那些願意連署的政黨都是鐵板反對那個跨山輸油管擴建工程的。

民意本來不可侮。那第二個“三分之二”的民意誰得罪得起呢?更何況傑森康尼省長領銜的 “西部憤怒” ,阿爾伯達和萨斯喀彻温兩省在選舉日第二天,已經高挑戰書,轟隆隆鼙鼓擂響,大有驚天動地勢。兩省長分別向梅開二度的新政府開出各項訴求,特別提到興建跨山輸油管擴建工程,廢除碳排放稅;還提到,去全省走透透,到各處建立民意講臺,討論聯邦政制的價值。

這明擺著就是同聯邦政府分庭抗禮,若不順了這第二個“三分之二”的民意,哼哼!

聯邦政制勢將空轉的説法,正不是空穴來風。那天晚上,正當魁人政團黨魁在臺上搖橄欖枝,臺下熱情高漲的黨員們高喊,“我們要立國!””We want the country!”別忘了,魁人政團成立在1991年6月,就是魁北克閙分離的產物。1995年釀成全民公投決定魁北克獨立的地位,一綫之際優勢才留住了下來。儘管在現任黨魁領導下,魁人政團如同鹹魚翻身般地取得不俗成績,從10席串升到32席,前任領袖高調放話,發出警告,“不可忘了初心!”魁省閙獨立,如影隨形,是歷届聯邦政府的夢魘。

現在面臨“西部憤怒”上場,端看新政府如何解划。這才是新的聯邦憲制問題。針對聯邦大選後魁人政團的態勢,麥凱林雜志有一篇時評文章的作者奉勸特魯多: 你有多少心思功夫放在魁北克的政務上,至少你得拿出同樣份量的心思功夫去對付阿爾伯達那邊的事情呐。

我要告訴大家:這裡就是加拿大面臨的新憲制問題。東部閙分離,有多年了。閙不起來。是的!夠煩的!“西部憤怒”上場了,不知道會鬧到哪裡?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