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与自恋型文化(二)
要谈自恋型文化,还得从“中国”这个词说起。老祖先们将这块国土取名为中央之国,认为是普天之下都应敬重和朝拜的地方。而英文中中国译为China,是因为早年到中国探险买商品的洋人觉得中国的瓷器(China)特别好,所以给中国取名China。但中国既为瓷器,也有中看不经敲打之意。China一字本身就是有轻视中国之意。
后来西方列强同清朝政府的数次战争,均以清朝战败或求和告终,尤其是八国联军以少于清军数倍的兵力,打进北京,烧杀掠抢,给中国历史写上最耻辱的一页。这也给中国人心理上的妄尊自大以沉重的打击,但国人并没有从自恋心理中清醒过来,反思自己,力图自强。
1911年辛亥革命,国父孙中山先生真正看到了中国需要走资本主义、走自强道路,走扶助农工的民主、民生、民治的路线,国人似乎开始从脱离自恋心态中起步迈出,走向与世界交流的大同方向。后经小丑袁世凯一闹,北伐和军阀混战,中国又退回到自恋和勾心斗角之中去了。国父孙中山先生英年早逝,留下一群狂妄自大、有自恋人格和心态的军阀们和狂人们,如蒋介石、毛泽东,把中国万里江山折腾得够呛,导致数百万生灵涂炭。
蒋介石后来去了台湾,因丢了大陆,痛定思痛,开始认真反思。虽说还有党禁报禁,但让儿子蒋经国先生主导力精图治,发展工农业,在思想和贸易上与世界主流接轨。后来蒋经国先生开放党禁极禁,国民党及其领导下的民众终于从自恋心态和自恋文化中开始走出。
而1949年以后的大陆,由于政党为了维持其统治的需要,将自恋的心态灌注于国民的大脑中。经过洗脑的亿万民众,为了孝忠达到了极端无知乃至可笑的地步,还认为那是最大的爱国操守。随便举几个例子:大跃进,将几十亩上百亩田地的稻、麦集中在一亩地里,又是上报又是照片,变成了亩产上万斤甚至数万斤。大炼钢铁,要超英赶美,把各家灶上的锅都砸了去炼铁,炼出来的一无所用的废铁块,却上报为钢铁产量,中国在一夜之间成了世界上的粮食和钢铁大国。中国人的虚荣心、自恋心态被发挥到了极端,中国人的认识能力到了连常识都不辨的地步,中国人的思维已经在群体上被扭曲到了精神分裂的地步,中国人也因此得到了自恋的满足。在一位“伟大的”精神分裂的病人的引导下,中国大地上大多数生灵都疯狂了。自恋心态满足后的结果是沉痛的:以四千万人的饿死成为代价。
笔者在本文的第一部分自恋型人格障碍中指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核心之一是对现实和自我的评估测试能力(Reality Test)的丧失。中国大陆的精神和文化,从1949年起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基本以疯狂和自恋为核心,它们与现实已经脱了轨。那支撑其狂妄心态和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在这貌似有理的表面下,是白日梦,是被称为理想主义的幻想,在那貌似有理的表面下,是支持起来的膨胀的群体自我,是没有现实基础的民族自恋自大,是夸大的党和政府的成就和才能,是当权者自认为也希望他人认为的优秀伟大和正确——虽然他们做出过无数愚蠢荒谬的决策。
邓小平先生的伟大之处,是在于他勇敢地打破了国人和政党的自恋自大的幻想和白日梦,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口号,开始将中国和政党从自恋无知和狂妄中拖出,是他打开了国门让国人和官员们清醒过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他再不提什么超英赶美的荒谬之言,而提出争取经济在二十世纪末翻两番和争取在二十一世纪中中国达小康生活水平的分阶段的现实目标,并制定了实现此目标的具体步骤。笔者虽然并不赞同邓小平先生在六四中采取的强硬态度,但也不赞同学生领袖们的那种狂热和不理性,那种不懂得退让、协商、妥协(Compromise)的态度,其结果是将共产党内开明派代表赵紫阳先生、胡启立先生等本来极有可能给中国民主进程带来希望的人物给牺牲掉了。这让中国大陆的民主进程退后了若干年。
中国文化中的自恋和自大,还不是在共产党掌权以后。千百年来,自恋和自大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你去读读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正史或野史,都渗透着这种东西。二十四史和几十上百册的资治通鉴,那种对权力和权术的描写,可以让人看得毛骨悚然。那里记录的、揭示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扭曲心态,自恋自大的极度膨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利用、操纵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听不得反面或批评意见,不仅不给他人以解释的机会,反而处以斩首、五马分尸、下油锅等极其残忍的极刑。这些都是患有严重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严重精神分裂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事。而中国的历史,就让这类自恋的精神病人统治了几千年。悲乎!
自恋的文化还渗透在许多方面,甚至在许多认为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美德方面,自恋心态的核心是按我认为对的方式去做,即便是蛮干也可以。举几个例子,笔者读小学、中学时,正是中国大地都疯狂了的时代,一位看问题并没有多少深度的精神病狂人(他除了对权术和诗词精通而外)的小红书,成为每个人必读的圣经。记得不知被强行灌输过多少遍的“老三篇”中的《愚公移山》,愚公门口有座大山挡住了去路,他便带领儿孙们每日去挖山,声称要子子孙孙地挖下去。当时年龄尚小的我,心中老是不解,老是问自己为什么他这么愚?这么蠢?他为什么要挖掉门口的大山?这可能吗?他干吗不把家搬到山那边去?这会省了多少劳动?用这时间去干别的有用的事不行吗?他的儿孙们为什么会跟着他傻干这徒劳无益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子子孙孙干下去?我记得我问过家里大人这些问题,被告知不能乱想乱说。与英明伟大领袖唱反调是要进监狱和掉脑袋的。
另外类似的例子有“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小时候我老想为什么要用铁棒来磨成针呢?为什么不找根细铁丝来磨成针呢?还有“精卫填海”的故事。为什么要去做那徒劳无益的工作呢?
以上的寓言典故,表面上是讲只要有恒心,你就可以达到目的。问题是在于这种自恋文化传递的核心是:你可以去不分析可能性和可行性,你可以去蛮干你认为是你想干的事。在那貌似有理的宏伟计划下面,在那表面是在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的背后,是自恋自大文化的荒谬和不合逻辑性。
笔者撰写此文,只是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合理和荒谬部分。如果中国人不从本质上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走到理性、民主、公正、逻辑、妥协、宽容的道路上,中国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六四等悲剧可能还会上演。
本人对六四学生运动充满同情,也不赞成当局的处理方式(当时一定可以有更合理的方式,如果双方都不是固执己见、可以妥协的话),但是在与朋友们的聊天中,我指出要是假如真的让那帮学生领袖当了权,中国就会走向民主、法制、强盛?恐怕不会。他们这代人上去,不出多久,照样可能会走向专制集权。再看看当今的“愤青们”,在那貌似有理的爱国主义民族热情之下的难道真的是深沉积累的民族力量和文化?是理性公正的思维?在那之下的恐怕还是自恋文化下产生的扭曲和偏见,是狂妄自大,是自我中心,是不宽容,是不懂得沟通与交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欢迎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