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如何紀念加拿大150週年
郭曉明
歷史上華人一直沒有樹立主人翁態度,因為有人頭稅,因為有排華法案,有些年華人甚至不慶祝,不僅不慶祝,而且還抵制,認為這是恥辱日,因為排華法案是在 1923 年 7 月 1 日生效,卑斯省 1872 年就剝奪了華人選舉權,聯邦 1885 年立法剝奪了華人選舉權,同時徵收歧視性的華人移民人頭稅。長期以來,華人沒有加拿大移民大家庭的家庭成員身份,更何談華人的主人翁態度?後來華人有了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但社會觀念的慣性遠沒有消除。
主人和客人有什麼區別?如果我們到別人家做客,自己的子女挪動了主人家的花瓶,我們就會立即制止,教育子女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但是,主人自己挪動花瓶,那是她的權力,那是擺設佈置,她可以隨便動。長期以來,華裔是模範守法公民,很有客人在別人家不敢亂動的意味。公司管理層,政府決策層,很少有華人身影,那些加拿大主人地位的職務鮮有和華人沾邊的時候。其它族裔制定規則,華裔順從規則;其它族裔變法,華裔守法。所以,雖然華人安分守己,但每每躺槍池魚之殃。其它族裔在爭取權益的時候,妥協的最佳辦法就是分掉華人的蛋糕,因為華人不在公司管理層,不在政府決策層,不在國會立法圈內。安省公佈了陽光名冊,公佈了安省政府年薪 10 萬以上的政府工作人員,有六千多餘人,沒有幾個華裔。
華人在加拿大聯邦之前,就大規模移民到加拿大。淘金歷史之於華裔,有如身份證的出生年月和地點,是最基本的身份證明。一個人沒有這個身份證明,就沒有社會地位,就沒有政治權利,就會被社會邊緣化,別人可以善待你,給你慈善救濟,但你永遠不能進入主流社會。
華裔和英裔法裔一樣,是加拿大建國族裔之一。華裔為加拿大政治和地理的統一,為加拿大工業革命的起飛,建通了太平洋鐵路,樹立了不朽的功勛。1945 年二戰結束後,華裔退伍軍人請願爭取少數族裔的選舉投票權。加拿大1948 年的選舉法,給予了亞裔的投票選舉權。華人不僅僅建國有功,華人建設加拿大民主制度和公民社會也有功勞。
我們慶祝加拿大 150 週年,要回顧我們對加拿大做出的貢獻。華裔歷史上最大的三件事,就是華人淘金拓荒者、華工建設太平洋鐵路立國、和華人老兵爭取投票權建設民主公民社會。
加拿大 150 週年也一樣,我們不講人頭稅,我們不講排華法案,我們只講淘金拓荒,講建設太平洋鐵路,講爭取全民投票權。如果講人頭稅和排華法案,即便不是做客心態,也是小孩向父母撒嬌,要父母在家主事一碗水端平。我們應該以主人翁態度積極參政,建設更加美好的沒有種族歧視的加拿大,而不是撒嬌讓其他人制定對自己公平的制度。這就是心態,以主人翁心態紀念加拿大 150 週年,我們就可以端正自己和社會的態度,確立我們自身族裔的社會身份和政治地位。
希望華裔在紀念加拿大 150 週年的時候,在舉辦各種慶祝活動的時候,要宣揚華裔打通洛基山脈建設太平洋鐵路的建國功績,要宣揚華裔淘金開創加拿大礦業和商業的拓荒精神,要宣揚華人老兵爭取普選權利的功勞。華裔是加拿大建國族裔之一,華裔要有擔當,要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加拿大。
(節選自作者在第五屆國際中文教學研討會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