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请开手机(2)

本报专栏作者: 一 楷

父母告诉我,在他们谈恋爱那会儿,谁家要有个亲戚在国外,那真是一家人的荣耀啊,那个年代娶媳妇,一是比谁家有房子,二是比谁家有海外关系,两者兼备的男人,一般就能够娶得如花美眷。可见当时,出国简直就是一件光耀门楣的事情啊。可是短短数十载,”出国”这个词儿就光华不再了,被取而代之的却是另一个名词–“洋插队”。其实,这个词真是把出国形容的淋漓尽致,因为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工作,都和当年插队落户很相似。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其一,插队落户回来的人,看到自己以前待过的城市,觉得样样都好,现在,”洋插队”的人回了国,也颇有些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意思,觉得中国怎么发展的那么快,自己都有点跟不上了。其二,远离家人,远离原来的社会圈子,这正应了网上的一句话,”哥不寂寞,因为寂寞陪着哥”;其三,出国后,条件艰苦了。出了国,即使是殷实人家的孩子还是会觉得手头紧张,毕竟么,人民币出了国,打了大折扣,艰苦点也是应该的;别看这短短三点,却让我这次回国感触良多。
本来想着从浦东国际机场回家怎么也得花上百八十块,而且至少三四个小时才能辗转到家,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发现了新造好的地铁,转了一部地铁花了七元钱,就到了家附近。一路上,我就和刘姥姥一般,见了什么都觉得惊奇,比如,上海地铁上的移动电视,这可太稀奇了,加拿大的地铁上可没有电视看;再看看身边的乘客居然在地铁里打手机,太让我羡慕了,要知道,多伦多地铁简直就是一个无线信号的黑洞,有时,在地铁里急着用电话,还非得使用投币电话;随后,我又发现上海地铁站台两旁都有防止乘客跌入站台的玻璃护围,多伦多也有类似问题,可是,却因为城市预算不足,搁置了这个防护栏计划。当然,每个城市都有它不同的运作方式,我对此表示支持和理解。在上海人眼里,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我这个洋插队的眼里,这可就是一桩桩有意思的新奇事了。但愿,我的大惊小怪没有让地铁上的乘客看出端倪。快要下地铁的时候,我心想,下了地铁肯定要打的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可谁知,我一出地铁口就惊讶地发现,地铁口就设在小区外,我家大楼就在前方召唤着我。

顿时,我疲惫的身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振奋,是啊,到家了。这个在我睡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地方就真实地站在我的面前。我拖起两个行李箱,犹如脚踏风火轮一般,一路小跑上了楼。到了门前,我深呼吸一口,突然感到非常紧张,第一,我还没告诉父母我要回来了,怕妈妈见了我过于兴奋而晕厥,第二,我更为担心的是,万一家里没人,我又没有钥匙,那我岂不是要被关在门外,那就真”杯具”了。但我还是鼓足勇气,冲着门里大喊,妈妈,我回来了。咦,没动静,难道家里没人,我又猛按门铃,好一会儿,门才开了一条小缝,露出妈妈的半个脑袋,当妈妈看到我的一刹那,她的表情在一秒钟内就完成了从疑惑转为震惊,再从震惊转为兴奋的过程,原来我妈才是真正的”表情帝”。我事后问她,你怎么花了那么久才给我开门啊,她不以为然地说,我早听见门口有人叫唤了,还心想,谁家孩子那么笨,自家门牌号码都不记得,冲着别人直喊妈妈。不过,她也再三叮嘱我,下次回来不许先斩后奏,儿女在路上,父母担心那是自然的。其实,这就是家,无论我何时回来,从哪里回来,家的大门永远都为我敞开。待我放好行李,妈妈已经煮了面,烧了水,家就是如此简单,它可以是一顿热饭,一盆洗脚水,也可是一床暖被,一个热水袋,但这些点滴温存足以让人感动到无以复加。因为家是一个满世界都可以下雪,屋内却永远是春天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停泊心灵,卸下重负,依偎在父母左右,享受天伦。虽然,每每看到他们新添的白发,加深的皱纹,我的心就隐隐作痛,有人说,出国总要牺牲一代人,很多人都觉得牺牲的是第一代移民,但在我看来,做出最大牺牲的就是我们身后日渐年迈的父母了。其实,尽孝是福,人生至悲,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那一夜,我睡得很沉,有可能是旅途累了,有可能是家里的被褥温暖,更有可能是心终于踏实了。

我是一个很怕孤独的人,可我选择的生活却时常让我陷入孤独。以前听过一句话,在二十岁以前,没有找到真朋友的人一辈子就没有真朋友了,在二十五岁以前没有找到真爱的人,一辈子就没有真爱了。后半句的真伪我还无从考证,不过,对于前半句我还是颇有体会的。踏入了社会,利益就像一张网,它把人编织在一起,也有规律的把人错开。所以,二十岁以后认识的朋友总是在保持着交集的同时,又适当保持着距离。所以,在国外,有时我觉得自己有很多朋友,但却非常孤独。因为从高中到现在,我已经在四座不同的城市中生活过了,每一次的离开,也许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但这让我觉得我被人从原来的生活圈里给剥离了出来。这一过程就像图形设计里的抠图,有人把我的影像从照片里抠了出来,原先的照片留下一个很大的窟窿,而新的合成照又要花很多时间让它与新背景接驳。出了国以后,这种感觉越加强烈了,和西方女孩做真正的闺密有点难。我觉得每次更换环境时,新的合成照都比上一次的更加失真。我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也想念我的过去,想念我的朋友们。这次回国前,我就和好友们取得联系,问她们是否有空出去,她们温暖的回复让我觉得幸福。一位朋友在邮件中写到:”亲爱的,你回来了,无论你在哪个城市我都过去找你,只要记得,落地请开手机……” (未完待续)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