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叶  (10)          

作者:刘作义

 

后来信沆中学这四个字就是从石刻的碑上集录的。

这似乎叙述了柳名誉19岁开始的际遇腾飞。

当然也是后来坎坷从高峰滑落的开始。

接下来柳名誉为祖上修墓。

明末清初以来,湖南到广西宦游者渐多。

柳氏是其中一姓。

浏阳永安柳氏更是柳姓的局部

死者散葬近郊越城岭山系余脉。

坟茔大多失修。

又参与购置义地。供无地者下葬。

修祖坟“‘慎终追远”,世代传续,为子孙立下榜样。

一晚他梦回故里,看见新立的徐桐题写的碑,又高又大,庄严肃穆。十分欣慰。好像完成了千秋大事。

后来闻到幽幽檀香方知在床上。

柳名誉立即修书通知桂垣家人。

徐桐写的碑文已刻成石碑,将永垂千秋万世。

旨在强调慈母养育之恩、教诲之爱。说白了即完美无缺不可替代之真情实爱。

应尽忠尽孝。

国之根本。

家国兴旺。

推己及人。

义不容辞。

这像春风吹过桂垣。

一时传为佳话。

几成了街谈巷议。

当年京官广西大员不少。

先后主管厘金、铁道、大理寺、邮传部、顺天府。

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了。

徐桐听广西门生说起柳的立碑。

言“孝治天下。毋敢忘也”。

称“先帝咸丰同治谆谆教导无时不在心头”。至于说到自己就“过誉”了。心里却是喜滋滋的。

固然这是事实。但为何要专门向大学士讲呢?这就有学问、有目的了。

徐桐不是不知道在奉承。

只不过他可以装不知道。

当然他也有真不明白的时候。

这就是保举义和团。

仅从又称拳匪来看,对立的观点多么明显。

怎么能如此轻率向朝廷举荐呢?

更要命的是连儿子也陷进去了。

牵连的门生、大吏不少。

这时科举已废。徐桐想借此附和上意,唯慈禧之命是从。目的是想获重用恢复权力。

拥有权力是多大的诱惑啊!

结果还祸及一大帮门生官吏。

柳名誉是一个。

不会是最后一个。

京城官场乌云密布。

慈禧进退失据,束手无策。

当年柳名誉随徐桐伺候过年轻的光绪皇帝。

御赐给他和田碧玉如意。

他谢恩后就一直放在宫内史馆的多宝柜里。

这样的日子,看来就只有回忆了。

柳名誉预感到会有不测。就像闷热的天气会下雨,可是一直还未有暴雨淋下来。

总理外务衙门收到限时严惩拳匪的照会传来了。

晴天霹雳啊!

京城来人说徐侍郎已坐牢。

他是内阁官员啊,又是顾命大臣大学士徐桐大人的少君。

八国联军陷北京。

柳名誉听闻京城大乱,徐桐被教民、暴民冲入府邸问罪羞辱,死于非命。

柳悲痛不已。

连忙专函汇去一张银票至京亲戚关府。请送徐府作为奠仪。又在宅中祭拜。

岑春煊则早接慈禧太后密旨率骁勇轻骑勤王。

岑稍作准备,披星戴月,向东,沿黄河、过黄土高坡,进秦岭,抵山西。

慈禧匆匆西行。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