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叶  (12)     

作者:刘作义

 

一天来了稀客徐采办。

原来师爷上了趟京城。找到徐采办。上次徐路过江宁就熟了。

师爷对他说:“你跟我到淮安去接秋月。翡翠观音在她那里”。

徐采办大喜。还以为徐府被盗,翡翠观音丢了。其实是被小祖宗私自拿去做了信物,于是就跟随来了。

师爷拿出了请帖,就是柳名誉让他写的“信物重信,佳人望归”。根本就没有寄出。

接着师爷毕恭毕敬的对柳名誉说:”大人,在下在江宁一切都按吩咐料理好了。徐采办既然来接秋月,不如成全了小祖宗他们”。后来还附耳说“事不宜迟,越快越好。一旦刘大帅听闻就麻烦了:大祸临头”。

徐采办接着说“望大人成全。感恩不尽!”

柳名誉也吩咐夫人让秋月立即收拾好行李随徐采办回京。

夫人万般舍不得。

柳名誉生气说:“你怎麽这样糊涂,女大不中留!红颜祸水。老实告诉你,老大、老二都手把手教她。万一出了什么事,如何对得起祖宗?明知是大脚,本人还是赶紧给老二办了喜事”。

夫人只好默默送走秋月。

在二门外一处必经的地方,姨娘拿出一包东西交还秋月。里面就是翡翠观音。说:“你的宝贝东西。一帆风顺。收好了”。

秋月接了过来。随即交与徐采办,说:“物归原主。徐大人平安回府见到,定知心意”。

徐采办收好翡翠观音。心想真是物归原主。喜欢得要命。但美中不足秋月不见了。又一想:女人易得,宝贝难寻。赶紧离开此地。

原来师爷在约定处与秋月会合,两人如愿以偿。消失江湖。

不久,发生辛亥革命。

黎元洪领衔首义,推翻清政府。

全国各地纷纷独立。

淮安父老挽留柳继续协助治河。

柳决意归去。

賴志此时已在桂垣漓江西岸边开了一间赖记的铺子。专营竹、木、木炭批发和零售。就在当年被偷盗木筏附近。迄今他仍在破解失窃之谜。

柳名誉隐居桂垣太史第。

突然桂垣电报局送来电报。

这是秋月打来的。

大意是在上海发报。收到电报时已离去。在沪时应哈同夫人邀呈上画作。夫人敬佛心诚,爱不释手。留下心爱数幅。如观音普渡、文成公主、仙女散花等。答谢重金。现奉上部分,由邮政储金局汇府。以谢养育成全大恩。愧对老爷太太。有意留下请帖。上有“信物重信,佳人望归”,证明是原件。但无大清江宁邮戳。足证邮局未收发过。就有了此传奇姻缘。

柳名誉阅至此,立即令全家翻箱倒柜找出请帖。果然无邮戳。

随即知会储金局:黄金退回。敬谢!

此后大公子回到桂垣。二公子问他:“你在连城画了素描”?

“是的”。

“为什么画”?

“给父亲看’。

“看后为什么不烧掉‘?

”好好的作品,我喜欢“。

”真说得出口?圣贤书读到哪里去了?素描画的是你的弟媳,我的妻子,你喜欢“?

一阵鞭炮声。警察牵着马来接大公子就任公安局长。

办完公回来,大公子当着弟弟的面烧了素描。

二公子哼了一声,心想肚里的素描是烧不掉的。

不久借着桂山中学请二公子当教员就在外面租了房子另住。

从此就不理不睬大公子了。心想这就可斩断一切胡思乱想。

后久推不掉,柳名誉只好任家乡桂山中学学监。

其侄柳宇任庶务。

他们兴建王城东、西华门内“状元及第”、“榜眼及第”石刻。

榜眼是于式枚。

状元一一列名。

正阳门的“三元及第”则是阮元为获此殊荣的陈继昌而立。

崇尚的都是自隋唐以来的科举文明。

科举制的奠基者当属武则天。

当时桂垣就出了状元。

此人姓赵。

至今有赵状元桥遗址、故里。

仅管柳名誉身处故乡,但一心还是想重返大内取回寄放在史馆内的私人物品。像御赐的玉如意等。

闲时,柳名誉和柳宇叔侄策马出游。

柳将桂垣景点视作粒粒美不胜收的珍珠,作《玩珠小记》。此书现藏桂林图书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