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叶 (17)
作者:刘作义
那年段祺瑞从德国归来,镇守长江一带,邀请过柳到要塞看新装备的克虏伯大炮。少不了应酬,也免不了犒赏,当然都是要花银子的。这样就有一面之缘了。
那是段执政一句话就能办到的事情。
或许天从人愿。
但他的诉求始终得不到正面答复。
北伐完了也毫无结果。
一转眼十来年过去了。
他不愿晚辈看笑话,这也是不去汉口的原因,始终郁郁不乐,后谢世。
其实他一开始就错了。
离开史馆就应带走所有私人物品。
何况还有御赐珍品?
必须记住:正确时间做正确之事。即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从军事上讲就是错失战机。
这也是时过境迁,人事全非!
当然时局的天翻地覆更是不可逆转之事。
没有预见,更没有应变。
结局必然如此。
棺木由北平南归故里。
走的是水路。
经大运河至天津。
再走海路到广州。
经内河入西江。
船在梧州长洲岛路祭。
这是红水河与桂江汇流处。两种颜色河水合流。俗称鸳鸯江。
祭礼场面是前所未有,围观的是人山人海。
祭方是当地关府。
关府主人在北平。电报命家人办理。
主人是光绪6年(1881年)同科进士,又同时点翰林,还是柳大公子的岳父。
曾任厘金总监,铁道大臣。后人定居故都。
祭礼结束,转入桂江。
逆流而上,抵达桂垣。
长眠于漓江西岸桂垣李家村旁。
装殓穿戴的是长袍马褂,表明是前朝遗老。
但也还有一套中山装。
似乎也适应新建立的民国。
说起此套中山装也有故事。
原是为出任教育部通志馆编纂做的。但礼聘时遭到留洋的新派反对。
理由是不能聘用被推翻的封建满清遗老。
不过身前他有时还是穿着,表示还是接受推翻帝制这样巨变的。
其风光一时的另一姻亲,钱庄富户罗家清末就繁华落地。
那是户部查税。
因其代理藩司收支。结果张抚台也担了干系。
这就是俗称的火烧罗义仓。
因罗家的义仓火起,熊熊大火吞噬了一切。
这样帐目就查无实据。
大事化小。
看是财产被烧掉了,其实部分转回福建老家,部分给妻小亲眷,剩余的寄放好友处。结果是福建汀州连城老家的在打土豪分田地中,化为乌有。其余的沦为多次抄家的猎物。
柳二公子那年在沪结婚,与妻子罗大脚生下柳名誉长孙。
抗战时长孙高中毕业后考上航空机械士。
解放后居委会要他送肥下乡。
他说有辱斯文,吃氰化物死了。
比他小一岁的二弟高中毕业,读完军校,升到通讯营长。没去台湾,回到家乡,自然是反革命了。
更小的三弟广西大学银会系毕业。
他一表人才。
长得像舅。
魁梧英俊。
是柳家的希望。
柳家太史第东面是漓江。
柳府有一条船。
是专门供游玩用的。
尤其夏日方便游泳。
故男女同学常到太史第柳家玩,到河里游水。
其中一位女生,其父是省财政厅长。广东佛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