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叶  (5)        

作者:刘作义

 

岑说“老夫不才,唯有尽忠,教子孙课读习武,报效朝廷”。

“此番相邀,实有一事借重”。

“素仰先生道德文章,教子有方。少君青年才俊,御赐如意。秉史笔,立言立德。敬请先生俯就家塾教习”。

柳听了,起初一愣,但经不起连番恭维也就应允了。

于是其子岑春煊成了柳的学生。

后来又成了柳的快婿。

慈禧听了岑春煊觐见时回答“课读习武,报效朝廷”。

帝、后心中大喜。

慈禧记在了心中。

后来就有了奉命勤王。连带出了总督。

也可见岑春煊仕途的起点之高的缘由。一出仕即获授广东布政使。

柳知州有一兄,早殁。

那是在太平军攻打桂垣时防守牺牲的。

入祭桂垣忠烈祠。

正是有这样的桂垣甘洒热血军民,洪杨之乱14年,桂垣始终是大清的江山。

其兄行侠仗义,傲笑山林,风雅一生。

留下的二子。就是柳信沆、柳宇兄弟。均在柳知州的关照下长大。

他们的亲姑就是岑春煊元配夫人。

柳名誉是柳知州的独子。

文笔绝佳,自幼聪敏。

小小年纪跋涉进京。暂住外婆钟家。其父则在黔任上。母亲相随。

所带家人寄寓广西会馆。

敲锣打鼓的报喜队来了,鞭炮震天动地响起来了。

此刻钟府上下才知道柳家外甥金榜题名,高中进士。是二甲第78名。

急忙分发赏钱。打封包的大红纸不够,连忙到胡同外的大街,南货店去买。

此时柳名誉19岁。是光绪6年(1881年)。科举高中,际遇开始。

后获授翰林院庶吉士。

升编修。

是礼部尚书徐桐看重的门生。

由于丁忧,他匆匆上书徐桐尚书后就离开东安门内宫中的史馆奔丧。

他只身一人,重要的东西没有带走,全寄存在馆内。家眷则随后回籍。

这里是他多年工作之地。

一心想回家乡守孝后,再返回大内。

事与愿违。

三年守孝结束。

期间最终订下柳罗换门亲。

后来在上海办喜事时洋人送了一个祝贺的花篮。

就又有了故事。改变了柳名誉看好的后半生。

此外,在故乡结识了一些亲朋世谊。再就没有什么记忆了。

赴任随行的有侄儿柳信沆。

走的是水路。

官船4艘。

柳名誉和诰命夫人一艘。儿子和姨娘、贴身丫头秋月、女佣一艘。柳信沆带下人一艘。物品如箱笼、书籍、杂物等一艘。

秋月不是一般的丫头。柳名誉两个儿子都喜欢她。教她握笔、用墨、识字。她会画画,还画得很好。五官正。发育很好。挺让人喜欢的。

姨娘就说了’:”你大了不颠倒男人才怪呢?做媒的少不了”。

秋月没有正面搭理,却笑着递给她包好的翡翠观音说:“你帮我藏着”。

姨娘说:“一块石头你也这么宝贝”!

秋月说:“那要还给人家的呀。我打个谜子给你猜。先讲癞子的故事给你听”。

“他本名赖志。烧炭为生。一年撑了一木筏炭和木柴到桂垣漓江边卖。。生意好得很。一得了大把银两。他拿了点碎银上岸。其余藏好木筏暗处。准备尽快把酒肉买好回来。谁知回来木筏不见了。他急忙到上下游寻找。最后跑到岸上找。还是不见。这是一个大热天,流汗太多,又十分着急,就到施粥施水处要点吃的。

不想倒在地上。

罗义仓听了交代赶快救人。之后了解了被偷木筏事。

两天后亲自给银子和食物给他。再送走。

他跪着说:“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就走了。

后来昭平这一段漓江水路就出了癞子。

“姨娘这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姨娘笑着说:“小精灵,自己打的谜子自己猜”。

原来赖志腰圆体壮,烧炭烟熏火燎,脸很黑。又傲啸山林,拦住过往船只,严加盘查。问木筏失窃事。只网开一面,罗义仓的商船可平安放行。所以就被称为癞子了“。意为头难剃。

“后来岑春煊总督交代巡抚张大人和陆荣廷提督与罗义仓商量,带上银票去见癞子”。

罗义仓笑着说:”不用兵丁保护。我带上银票和帐房去就行了“。

果然平安无事。

癞子还要下跪。

罗义仓连忙拦住:“你答应我一件事就行了“。

癞子笑而不答。

罗义仓再追问;”你说过的有恩报恩作废了么“?

癞子连声说:”没有!没有!若有天打雷劈“!

帐房解下捆在腰上的银票放到癞子面前。

罗义仓说:’这是给你的银子。你和兄弟们分了。回家买田买地。过安稳日子”。

癞子连声道谢。

罗义仓说“这是皇恩浩荡”!

他又恢复了原名賴志。

说着说着官船就顺流而下。

青山绿水,如入画境。

这让柳名誉平生首次饱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过了昭平。

柳信沆坐了一条快艇来到叔父船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