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叶  (7)      

作者:刘作义

秋月也从相好的师爷处知道了,告诉姨娘。

府衙一片欢腾,人人脸上都有藏不住的高兴。

眼尖的师爷觉得有一些日子不见柳信沆了。

据说知府老爷打发他回家乡办事。

是否如此?

还是别有隐情?

此处暂且不表。

这时在家乡的巨富,通兑18省钱庄的罗家,将从福建连城老家送侄男、女来与柳家完婚。

罗亲家翁原是衡阳县衙外福建人开的店铺伙计。此店专营送信汇兑。

此人负责帮在外地的福建人带信送钱回乡养家糊口。

署理县太爷的侄公子扬州人张联桂因避洪杨之乱寄寓县衙,喜欢到此清谈议论,品色香味俱佳的福建乌龙茶。

此茶县衙里一时难寻。味道纯正。堪称上品。来自产地龙岩。

陪张公子的就是这罗伙计。

他能说会道,跑南走北,见多识广,十分机灵。

张公子累试不第,捐官。

多年后任灵川县令,再调桂垣县令。

就修书叙旧。邀罗到此经商并代理县衙钱粮。

一年漓江大水,灾民蜂拥逃入城内。

人心惶惶。

饥民加剧市井不安。

张联桂开仓济民。

时来运转,灾情不久缓解。

后张因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当机立断,避过民变,获升桂林知府。

罗又代理府衙银钱事务。

罗更建义仓。

经常扶危解困,从疏解小患开始,救济有需求者。

晚清在内忧外患中,桂垣却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升平景象。

这就与张大人点拨有关了。

他还对罗讲:“地方太平才有生意”。

张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尽忠朝廷,地方太平”。

又讲:“地方太平就是尽忠朝廷”。

罗家的这些施惠当然与张大人有关。

在张的奏请下,圣旨立“乐善好施”石牌坊表彰罗。

这就有了罗义仓的美名。

官商互利。

张也累官荣升巡抚。

罗荣华一时,代理广西藩司财务。

罗府座落在偏辕巷的南口。

离巡抚署东辕门很近。

张有时也信步微服到罗府小坐。

依然是品龙岩乌龙茶。

罗细声附耳对张说:“梧州货船云集。满载生漆、桐油。说是要下广州。转海路由货轮经天津运京”。

张哈哈一笑,说:“这正是为老佛爷修的颐和园运的原料。该想想恭寿了”。

不错,张就是为慈禧60大寿来罗府商议的。

张回到抚衙住处。

张夫人喜滋滋地坐着绿泥大轿也从罗府回来了。

原来她到内屋上房挑选刚从福建来的几个14、5岁的小丫头。

个个秀气,大眼睛,一看就让人喜欢。

她拉了两人的手,说:“选个黄道吉日,就坐轿到张大人家”。

歇了一会又说:“我们是姐妹了。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罗府内眷说:“请夫人放心。黄道吉日会送到大人府上。”

张、罗两家内眷依依不舍。

临走,张夫人还瞧了一眼:这两个小女孩能生孩子吗?不会太小吧?毕竟张大人还没有后人啊!张夫人十分焦急。

在罗掌柜的筹措下,拿出银子,就派人去合浦寻珠了。

因为太后最爱珍珠。证据就是孙殿英盗东陵所获最多的就是珍珠。

老天不负有心人。

果然在合浦寻得颗粒饱满,又大又圆,罕见的珍珠。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