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叶 (9)
作者:刘作义
柳名誉尽管知道大脚有失闺秀身份,但他看重的是缘分,立即下了换门亲的聘礼,再三感谢张联桂巡抚夫人做的大媒。
现在似乎对大脚有了议论。
但婚礼还是办得十分得体热闹。
宾客盈门,盛况空前。
远道从桂垣来的也有不少。自然是先至宁,再至沪,后返桂。
当然这都因柳名誉仕途看好。
宁、沪官场也大都有贺礼。
哈同花园的主人犹太人都少不祝贺。说:“我们西方人听到了都很高兴。这是大上海这个大都会的喜庆。”
这应该说是柳名誉生涯的锦上添花。
是福禄寿结合的高峰。
而非官阶最高。
钦差都当过,即任主考。后世的《清代将军大臣年表》就是佐证。
婚礼定于光绪戊申(1908年)的一天。
这是个吉日。
罗大脚就成了柳家媳妇。
同年另一个吉日。
桂垣罗家钱庄,大摆宴席,满堂彩礼,一片吉祥。
来自闽西南汀州府连城县小山村的罗家侄男与柳家七姑娘成婚。
新娘是大家闺秀。亭亭玉立。
新郎纯朴拘谨。体格魁梧、硕壮。
两广总督岑春煊送来贺礼。
广西巡抚张大人的贺礼十分厚重。一盒锦缎、一串金锁。后者的寓意就是连生贵子。大约黄金就有五两。意思是五福临门。
原因是刚收了两位不花钱白送过来的丫头,就借此还礼了。
以后就是如夫人了。
她们都认罗家为娘家。
罗柳联姻喜事十分像样。
柳名誉仿佛也回到桂垣,亲临主婚。其实身在江宁。
当然家宴还是少不了的。
宴前焚香上告祖先。
默默祝愿新人相敬如宾。夫唱妇随,白头偕老。
徐桐大人府邸采办途经江宁,要返回京城。他是徐大人本家,帮办府内事务,在徐府很能说得上话。
柳名誉听到消息,赶忙派人联络徐采办。
又立刻追回,加了些银子,交代一定挽留,看看风景名胜,再走。
同时又派出心腹师爷带人采买苏州香茗和绣品、南京咸水鸭、金华火腿和笋干等土仪。
买回后经夫人看过,确是上品。再用油纸妥为包好。
那是柳名誉丁忧回桂垣前半个月,也即还在京时,徐侍郎衔父命到柳府问候,嘱可在家静养,痊愈后始回礼部当差。
正说话间柳二公子与秋月前后进来了。
公子拿着一幅画,说:“父亲,你看秋月画的月下美人图。佳人多俊,风韵飘逸。亏得我和大哥手把手把这丫头教灵了”。
徐侍郎从怀里马上拿出一尊翡翠观音,这是太后赏赐其父的。说:“画我要了,权将这观音当酬金赠佳人”。
柳名誉却吓得目瞪口呆。心想:怎么御赐的观音可成定情之物?色胆包天,胆大妄为。
徐侍郎迫不及待,亲手将观音交到秋月手中。
柳名誉急得额上冷汗直流。想到其父有恩于己,刚才肝火也太旺!何必为难恩师的小祖宗?,就问:“仁兄果真?”徐侍郎指着天说:“天地可鉴:有半点假话天诛地灭。本人空室太久。只等今日良缘”。说完扬长而去。仿佛一言千金,婚事一定要成。
柳名誉则要修书一封禀告其父。说对少君自己毫无成见。无论如何都会尊重。全凭恩师裁决。
此次徐采办路过江宁,又捎信问候恩师安好?并请为慈母题写碑文。
柳名誉忽然想到要是柳信沆在身边多好!可随同进京到徐府。徐大人交代一句就可取回史馆内寄放的御赐如意等物。因自己已是外放了。
处理柳信沆,没有章法。先是放任,没有限定用度。失之监督。后是不教而诛。过于严苛。柳心情十分沉重。一眼都可以看出来。
半月后,柳名誉收到了徐桐的墨宝。
立刻派人送回桂垣,并交代转告信沆大少爷什么时候都可回到自己任上。但是信沆并未回到桂垣,却在中途有了去处。
柳名誉收了退回来的给柳信沆的路费。
倒是徐桐在桂垣留下了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