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猫”事件与心态的扭曲
本报专栏作者:李昶 (供稿)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不少网站网民就一女士残忍地将小猫用高跟鞋踩死并让朋友录下一事并在网上公布进行了讨论和声讨,有的地区还有万人签名,要求申张正义。后来当事人为此进行了公开道歉。(如果您上网GOOGLE一下,输入“虐猫”二字,相关事件过程、图片及讨论文章会全部显示。)
此事件掀起轩然大波后,网上公布了当事人的公开道歉信:
“因我引发的“踩猫”不光彩的事件,给大家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和麻烦,真诚地向关注此事和想了解真相的广大网民及市民说声道歉!
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只求你们的一份理解,有谁能理解一个离异女人内心的抑郁和对生活的烦闷,正是因为这份抑郁和烦闷,使我对生活丧失信心,感觉到世态炎凉,致使发泄到无辜小动物身上,我才成为不光彩的角色。”
读了这些报道,我自己也有许多感想:
首先就是那些“踩猫”的照片(青少年儿童不宜看),显示了人性中极为残忍的一面(我并不是特指那位女士)。将有感觉的小动物用那么残忍的手段折磨致死,让我觉得极为震撼。一般认为,小猫小狗是通人性的,可以想像将一个幼小生命折磨致死,它内心所经历的恐惧。或许有一天,科学的发达,人们可以更好地解读动物世界的语言。如果动物真有一定感觉的话,动物们一定会对人类对其进行的无辜滥杀感到极度的恐惧和悲哀。
记得以前读到过的一篇中国大陆土改时滥杀地主及家属的报告文章。地主和妻子已被杀掉。留下地主的母亲和一个四、五岁的儿子。最后决定将他们活埋。挖了个大坑,将孩子和老人推下,然后往坑里真土和沙。老人紧抱孙子,因沙土飞扬,小孩子对奶奶说:“奶奶,我看不见。”奶奶平静地对小孙子说:“一会儿就好了。”读了这篇报道,我心中许多天不能平静。大脑中老去想像、捉摸被害人当时内心感受。尤其是那无辜的孩子。我儿子也差不多那么大之后。有许多天,我常常楞楞地看着儿子,然后老亲他。我心中充满了悲哀,为了人性的野蛮和黑暗。为死去的无辜老人和孩子而悲悼,而愤怒,质问苍天是谁给予一些人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
当年滥杀地主、富农和其家人,我相信是真实的。因为我在农村时,听当地农民讲过,当时有指标从上边下来,中农升为富农,富农升为地主。斗地主时,在工作队的煽动下,与会群众喊几声“杀”,地主就被抓出场外枪毙了。而这一切,都没有经过任何的法律和审判程序。我个人相信,中国大陆在土改时以及后来约三十年间,对待地主富农及其子孙的方式,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而且,中国大陆当权者,给右派、文革平了反,却从未对土改平反。在本质上,土改和工业改造是用暴力剥夺人的财富与能力——如地主、富农、资本家——并将其在肉体、精神或政治上给消灭掉。而半个世纪后的中国,当权者们不都成了新型的地主、资本家了吗?
自称有五千年优秀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整体上看,也是有一些心理非常变态的群体。读读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五马分尸、下油锅、宫刑、毒蛇毒蝎坑、点天灯等等。又如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斗毒打。笔者当年尚年幼,但看见过学生往校长眼时撒沙子;坐月子的女人被打和踢,下身裤子上全是血,被拖着走时地上一条血迹┄┄忍受不了的人上吊、跳楼、握电线┄┄悲哉!
这里我还想起以前读到过的一个中国历史故事:一位大将军,同朋友一块饮酒,每酒过一巡,鼓声大起,城门口就将一位美女斩头,他与朋友以此为乐。当读到这个故事,我完全愤怒了。这真是畜生。难以想象那些无辜女孩子们的内心感受!我为中华民族拥有过的野蛮感到无比愤怒。
说回“虐猫” 事件。它体现的不是一个个体的事情,而是在我们的文化中,缺乏那种对弱势群体、对幼小生命的发乎内心的关怀与爱护。
记得许多年前,我在英国读研究生。一年冬至,对英国朋友讲起中国人传统冬至吃狗肉。那些朋友听得目瞪口呆,狗是他们的家庭成员,怎么能想像去吃它的肉的呢?许久以后,我才意识到当时他们一定把我当成是野蛮未开化的人(Barbarian)了。
“虐猫” 事件的当事人,作为一个离异的女人,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她感受到内心的抑郁和生活的烦闷,以泄怒为目的,对小玩物进行摧残。她道歉时说的话,应该是诚实的,但她施暴的手段,却是令人发指的。
其实,当生活中遇到委屈、难题和困境时,大多数人都有可能产生泄愤、报复,或暴力的想法。绝大多数人也不过是想想罢了,只有极少数人会付诸行动。也就是说,不管以什么方式施暴、泄愤的人,多半是在日常生活中制怒能力极差、喜好冲动,平时对他人可能有言行上的挑衅攻击性行为。
从虐待小动物来看,据统计,犯过案入过狱的人中,约有70%的人有过虐待小动物的历史。许多有人格障碍的人、有精神、情绪方面问题的人,也可能有过虐待小动物的经历。
笔者见过一位青少年,人们不清楚他在家里干些什么。但是,他家的狗一见到他,就会吓得躲在墙角直尿尿。小动物如猫狗,都是有灵性通人性的。你对它好,它讨好你、亲热你;你对它不好,它见了你就跑。也就是说,扭曲的心态和扭曲的人格,当被投射出去以后,那虐待的方式转嫁到小动物身上,小动物表现的行动方式也会很奇怪,成了变态之人的受难者。
虐待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态。这种行为,以愤怒和残忍的方式,将内心的不满和扭曲,施加到无辜者或小动物身上,从而达到发泄怒、达到内心的平衡和满足的目的。
也就是说,虐待这种行为是用另外一个客体(人或动物),来化解自己内心的暴烈、嫉妒、委屈、难过等各种心态,从中得到一种变态的快感和安慰。
通观“虐猫” 事件当事人的道歉信,她只谈到了对网民、家人以及自己的情感伤害。但她没有提到对小猫的伤害。小猫也是一条小生命,用极残忍的方式将其摧残至死,作为一个人,这是极不人道的。是没有做人的良知的体现。
这里又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对肉食呢?肉食品不都是从各种动物身上来的吗?的确如此。不杀生或抵制杀生是为什么信佛者不吃肉食的原因。我刚到西方时,认为西方人不食肉是为了减肥,后来才知道他们跟佛教的看法差不多。这个问题,是在一部分人中讨论了许久的问题。关键在于该不该杀生,动物有没有生存的权利,以及人为了自身的营养和需要是有必要食肉的。这里争论的不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弱肉强食的观点,而是在道德上和道义上人应该怎样做。一般认为对肉食动物的宰杀,应该速度比较快,而且尽量减少动物身体上的痛苦。动物是没有高级思维功能的。人们讨论这些主要是自己要取得内心的平衡。
虐待弱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比如大国凌侮小国,老板欺负工作人员,男性欺负女性,成人欺负儿童,人虐待动物等等。在这之中有许多是心理投射和心理转移。心理投射是非要将我的问题说成是他人的问题,而心理转移是将我从另外地方受的委屈和痛苦,转移到一个无辜的、弱小的、不可反抗的对象上去。“虐猫” 事件反映出来的,是典型的心理转移机制起的作用。
最后要说说网民和社会舆论的反应。那套“虐猫”系列照,在网上一公布,引起各界强烈反应。人们纷纷指责这种残暴、不人道行为。有的地方还发起万人签名。这点是值得欣慰的。中国人进步了,作为一个群体,同情、怜悯、做人良知和道德丧失。中国人进步多了,这是十分值得安慰的。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