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極樂世界(五)

本报专栏作者:加拿大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清凈念佛開啟本具心蓮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曾感嘆說:「何其自性本自清凈」,指的就是人人本具佛性,佛在內心,莫向心外求佛。我們平日信佛、拜佛,從道理上了知心中自有佛性,拜佛、信佛不離內在自性佛。但是我們還要透過事修,像持名念佛,不管在靜中念、在動中念,在一切時中念,都是借假修真。要用念佛這個正念來對治妄念,妄念一除,正念生起。從持名念佛,然後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到實相念佛,從有相念佛,進入到無相念佛,以無念來對治有念,空有不二,達到「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的禪定境界。正如釋迦牟尼佛在《大集經》上所說:「若人專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因此,清凈念佛能夠凈化身心、升華心靈,開啟本具自性心蓮——花開見佛悟無生。

青島湛山寺的創辦者倓虛大師出家後,對當時天台宗大德諦閑法師非常景仰,即到南方觀宗寺諦閑法師座下參學,後來在東北一手創辦了二十多座寺廟。倓虛老所學雖屬天台宗,但一生念佛,他親眼所見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人,都預知往生的時間到了,無疾而終,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都有。因此他對於念佛法門深信不疑。他老人家也是坐著往生的。倓虛大師在東北除開辦幾個佛學院之外,還辦了一個學校。有一天學校校長問倓虛大師:「書中說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何必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呀?」倓虛大師反問他:「自性彌陀與西方彌陀有何界限,唯心凈土與西方凈土,邊界在哪裏?」該校長想了半天,答不出來。倓虛大師解釋道:「應知自性彌陀是由理上講的,西方凈土是由事上講的,理事無二,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如把此事實真相搞清楚,念佛的心就定了。」蓮池、蕅益諸大德們也常常警告學人:「如執著理(自性是佛),不在事(念佛)上用功,學佛不會成功。」那麽,念佛念到什麽時候與自性是佛相圓融呢?那就是心地清凈時候,這種清凈之心周遍法界十方。

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的接引,不僅表現在我們信佛以後被接引到極樂世界去;在沒有信佛的時候,在對人生、生命的意義發生疑惑而想去追求真理的時候,佛菩薩已經在接引我們了。這就是「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真正含義。所以,當大家內心對人生的意義有了迷惑、追求時,學佛的機緣就開始了,這就是以學佛的信願行來去除無明煩惱,圓證本具清凈自性。因此,如果有人問我:「師父,佛經中說的西方極樂世界,離我們有多遠?」那我就會笑著回答說:「如果說遠,用光的速度走一百億年也未必能到;如果說近,就在你自己的心中,只要你能一心清凈念佛,放下眼花繚亂的名利,放下心中的煩惱,放下你喜歡的和不喜歡的,放下愛恨情仇……總之,放下你最不願意放下的那些執著,心就變得清凈了,極樂世界就在眼前。」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