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病苦(二)
本报专栏作者:加拿大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預防病苦的方法
第一、謹防病從口入人的許多疾病皆因平常不註意飲食常識而導致的。首先是對自己身體特性不夠了解,我們每個人的體質分溫性與寒性等不同的情況,如果是溫性的體質, 吃過多燥熱的食物,身體便會產生不良的反應。如果是寒性體質,吃過多寒性食物也會引起各種疾病的發生。還有,一年四季變化無窮,人應隨順自然界的變化而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物,才能確保健康,這就是天人合一的道理。
第二、五谷雜糧營養最佳。有的人喜歡吃肉類,從營養學角度來講,也許可以補養身體,但從科學和佛學來講,是有害健康的。佛教認為動物被宰殺時,心中十分恐懼、不安,甚至怒氣沖天,因此血液循環加快,最後將清純的血變成許多毒素。人們將這些毒素吃入體內,將來便會產生許多疾病和痛苦。
慈悲戒殺功德無量
若從佛學的角度來講,一切眾生的生命是平等的,無論是人,還是畜生,生命都是尊貴的。我們不但不能殺生,還要關心和保護動物,這樣做人世間才能得到真正的祥和和安樂。
古德偈語有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欲免世上刀兵劫,除非眾生不食肉。」 由此可以知道,世界上的戰爭都是因人的一念瞋恨心而引起爭端乃至彼此互相殘殺。
要多吃蔬菜水果
健康食品首選蔬菜水果,蔬菜水果既能活血通氣,又可幫助消化。已有科學家證明,素食可以健康長壽。特別是對那些平常保持安定的情緒,多運動,對事樂觀豁達、對事情提得起、放得下,生活有節奏,每天作息有規律的人,更有助於保健。
在《五福臨門》一書中說:「健康是第一福」,俗語也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是告誡我們,健康的身體,是任何事的基本條件。但我們在健康時,也不要忘記不健康的人,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擁有身心健康。
結 語
當我們有健康的身體時,要快樂的活著,並要有慈悲心、愛心去關懷照顧社會上很多老弱病殘的人,要隨緣隨分伸出雙手去幫助他們。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生活才會顯得更加溫馨和幸福。
對病苦者的關懷有許多種方法,我們可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沒有錢沒有力可以參加社區慈善團體到醫院去關懷老人或探訪病人。這些都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也是我們值得奉獻的善舉。我們呼籲大眾獻愛心,行菩薩道,大家一起來關懷社會,照顧有病苦的人,希望他們身體早日康復,共同分享現前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