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无良中介

在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吃过无良中介的亏,甚至包括一些移民多年,经验丰富的老移民。这些无良中介涉足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报税,申请EI,到移民,招工,到介绍生意,采取的手段大体相同:钻法律的空子,赚取不当得利或不义之财,却陷当事人于不利、甚至违法犯罪的深渊。

当事人贾委托移民中介资助父母赴加国,支付了一笔服务费,交清了全部申请费,一年半过去了,没有音信。打过去一个电话,该中介将一封移民局的确认函传真给她。又过去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向移民局查询,移民局却说从未收到过她父母的申请,那封确认信显然是假的,那个移民顾问是没有牌照的。服务费没有收回,需要打官司,父母移民的事情却耽搁下来。

当事人伊要做买卖。一个熟人向他介绍一个”只赚不赔”的生意。交付了定金,等买卖该成交的时候,卖生意的人找不到了,回头找那个中间人,那个人说,卖生意的人早就破产了, 而且他骗了不少人。中间人声称自己就是受害人之一。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卖生意的人,那人说他收到的那笔定金,中间人收了一半儿。还算幸运, 伊把二人告到小额法庭,才把那笔钱从两个被告那儿要回来。

秉的妻子怀孕了。有个中介声称可以为他太太办EI。通过找假雇主,做假雇佣记录,等孩子生了,秉的太太领取一年的产假金。不久前,他家里收到一封政府的信。原来该中介为别人造假,领取EI 的事情败露,受到刑事指控,他的太太也受到了牵连。与此类案件相似的是那些帮别人虚报收入,在募捐款上兜圈子骗取退税款的情形,当事人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如果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这些无良中介, 其共同特点是给客人空许愿,下保证,提供服务没有专业水准,执业没有牌照或专业许可,没有专业保险做保障。出了事将公司注销,一走了之。与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相反,咨询服务这一行业有一个相同或相似的行为规范,那就是不得向客人提供承诺(Guarantee)。咨询或中介等服务行业能够承诺的是企业自身的工作和服务质量,却不能承诺客人不合理不合法的预期结果。比如上述例子中,当事人没有完成实际工作的小时数,却要求领取EI,很明显,是没道理的。中介机构如果对此做出承诺一定是只有通过违法行为才能达到当事人的预期要求的。总之,只要我们在诱惑面前,把握好定力,不贪图小利,并在接受服务之前弄清服务提供方的资质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