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富人曲捍五的人生三次高潮(二)
正文一
捍五有了这本证书,文化底气足实了。有过高等教育背景的捍五和以前大不一样,在众人面前文化类别陡然不同。其实,证书是后来的事。二顺在南方倒腾买卖三年,再回到屯子时,就已经变得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从学校回来那时,二顺就跟着他爹干活。他爹是光棍,赶大车的车把式,他娘在二顺六岁时得肺病去世了。二顺兄弟三个,二个兄长脑子都没有二顺的好使,不是上学的料,都没上过学。二顺发财以后,他的大兄长在他的公司当基地总经理管后勤,二兄长在总公司当副总,辅佐二顺主抓市场这块。二顺后来娶过二茬媳妇,头一个媳妇是文化人,中专毕业,第二个媳妇是大文化人,正经的大学毕业生,省立师范的,虽然学校不知名,但证书是真货。大顺当上富人那还是以后的事,当年他到了娶媳妇的年龄还窝在从他爷那辈起就定居的那个屯子里。白天到地里干农活,晚上回家睡觉。到了冬天没活干,就蹲在炕头上喝酒扯犊子。那时农民的共产主义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二顺占了一项。往前辈数,二顺家族的几代人都不是富人,到了二顺这辈,上茅房还没有用上纸,用土坷拉高粱秆擦屁股。二顺爹成分好,佃农,属于革命中坚力量,当过大队干部。文革那时,二顺爹作为大串联红卫兵树立的样板,每次登台都是声泪惧下地控诉地富对他的剥削压迫,二顺跟着在台下扯着嗓子喊口号。二顺嗓子好调门高,成为富人后应酬多,在饭局上唱歌,总能博得喝彩,这和他小时经常调嗓子喊口号有关系。
二顺家三个壮劳力,一年下来挣的工分刚够吃饭,不能脱贫致富。二顺在政府允许投机倒把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跑到南方倒卖电子表、雨伞、录像带,还去过中英街。三年后,二顺带着钱回来了。
那时二顺的手里攥着大把钱,虽然还不是万元户,七千八千的总归有了,前脚已经接触到了万元户的门槛。二顺依仗自己雄厚资金和见多识广的优势,一举承包下了屯子的二个池塘,二顺在池塘里养鱼。二顺爹在屯子当过大队干部,论行政级别,在方圆十里八里以内,算得上高干了, 受到邻里乡亲男女老少的普遍高看。二顺爹人缘好,卸下大队干部的工作担子后,专职任车把式赶大车。那时屯子有三挂马车,六匹马,其中二匹马一挂车归二顺爹使唤。二顺从鱼塘捞出鱼,装上他爹的车,父子俩赶大早到市里卖鱼。二顺养鱼的同时还开着家具厂,村边都是林子取材容易,兄弟三个都会木匠活,做出的沙发组合柜都是热销货。用了四年的功夫,二顺的资产驴打滾似地翻了五、六翻。
二顺有了这笔钱就成了真正的富人。那时有钱不敢露富,怕共产党变卦没收财产。二顺揣着钱带着屯子里的几个壮劳力到市里揽活搞建筑。这一步迈出去,造就了二顺的辉煌。按照二顺的人生轨迹,这应该算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高潮。(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