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愤怒、发怒和制怒

愤怒 (Anger) 是一种情绪,发怒则是将愤怒的情绪表达出来的行为,而制怒则是控制情绪的技巧。愤怒往往存在人际关系之中或内心觉得受到伤害之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愤怒的情绪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发怒。而发怒的程度,则可以从温和表达心中的恼火 (Annoyance),到大声吼叫 (Yelling or Screaming),到愤怒狂躁 (Rage),直至对他人进行攻击 (Aggression)。

愤怒本身可以成为使人体健康的情绪。在许多时候,愤怒是由于被认为的不恰当、不公正或不合理的人或事而引起。如果表达得当,愤怒的情绪可以解除心中的压抑,可以化解矛盾,使人际关系向健康方向发展。

发怒指愤怒情绪的不健康的、错误的表达方式。它一旦失控,无论是以言或行的方式,都会具有攻击性、伤害性和毁坏性。它可以导致产生家庭、婚姻、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中的许多问题。

愤怒情绪产生时,受刺激的心理系统影响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到人的生理系统的变化。在发怒时,你的内分泌起了变化,你的荷尔蒙、肾上腺素以及新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并进入你的血液,使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你会感觉头脑发热,思维不清,心口压力增大,就像要爆炸似的。你会觉得心头憋的那口气,咽不下而不吐不快。

自然的、本能的愤怒表达,即发怒,往往都是带有攻击性的。也就是说,除了正当防卫以外,它往往是具有伤害性和杀伤力的。

爱发怒的人,对于生活中的大小挫折或不同意见而引起的焦躁不安的情绪 (Frustration) 的忍耐力、承受力都很差。他们似乎觉得自己不该承受生活中的不方便,或不该接纳他人的不同意见或行为,或不该有生活中的挫折。

爱发怒的人,总有一种认为应当如此的态度 (Entitlement)。即他/她有权利对他人提出要求,生活应当为他/她提供他/她所希望如此的或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这种愿望得不到满足时,愤怒就会表现出来。这种人,当他/她认为是不公平的时候,例如,因某个小错误被他人指出或纠正,马上就会暴跳如雷。

爱发怒的人,往往具有很差的自制力 (Self-control),好像大脑无刹车控制,情绪大起大落,主观意识特强。他/她总自以为是,听不进他人意见,不能接受与其期待相左的事物。一旦不如意,怒气就迸发出来。

爱发怒的人,心理上的延缓机制 (Ability to Delay) 也很差,他/她需要的是马上的满足 (Immediate Gratification)。用老百姓的话说,即说要就到。如果不能得到马上的满足,他/她的焦虑情绪就马上流露出来,怒气也会接踵而来。

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爱发怒呢?

这里可能有部分人有遗传的原因。例如有的小孩子一生下来爱哭爱闹爱发脾气,怎么安慰都不行。目前的有关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在受精和怀孕期间用过毒品,对出生下来的孩子的性格、脾气和智力是有负面影响的。如果做母亲的在怀孕期间用过酒精,即酗酒,后果会更严重,它可以导致智障和痴呆。

另外,长期形成的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可以是一个因素。比如,社会容许人们表达焦虑、忧郁等情绪,却教人压抑愤怒的情绪,不让其表现、表达出来。而愤怒这种情绪,是一种心理能量,压抑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况且压抑得越久,一旦爆发,后果就可能是严重的。而且长期压抑情绪,一定会产生心理病症。由此可见,愤怒这种情绪应当疏导。

然而, 在大多数情况下, 易具有愤怒的情绪和爱发怒的习惯, 是学来的。

因工作关系,我自已长期接触在情绪、行为或心理上有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许多有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都与他/她生长那个家庭环境有关。即如果你和你爱人是爱发脾气、爱发怒的人,喜欢挑剔他人的人, 几乎可以保证你们会有一个爱发脾气、爱发怒,或对他人挑剔并可能具有攻击性倾向的孩子。真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子。

心理行为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大都是学来的,即Learn through Modeling and Reinforcement。同时,如果一个人生长的家庭环境缺乏爱,父母说话言行不一,家庭内部关系矛盾重重,家庭成员缺乏交流技巧,缺乏情绪控制能力,孩子往往内心充满了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因此,他/她可能成长成为一个愤怒的、具有反社会倾向的、反他人倾向的人。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愤怒表达方式外,另有一部分人是以转换的方式来表达愤怒。这种人喜欢讽刺挖苦他人,喜欢责备他人,喜欢负面地评论他人,尖酸刻薄,喜欢以一种自以为是的心态,即“我就是蛮横,我怕谁”来处理和对待任何人和事。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人是内心懦弱的,是具有极不健康的心态和变态的人格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往往是事业上的失败者和人际关系上的憋足者。他/她往往把现实生活搞得一团糟,却找无数个理由来为自己开脱, 并指责他人。这种人往往是生活中的孤独者,而且心里充满了怒气。由于缺乏人际交流技巧,他/她可能喜欢上网聊天室去逞英雄。愤怒、怒气、尖酸刻薄可以把人扭曲到对他人、对事物、对社会充满了敌意。对他人成就不服、妒贤嫉能。这种人如果结了婚,大多以离婚收场;这种人若有了孩子,多半会给社会贡献另一个易愤怒并且有反他人、反社会倾向的人。

关于制怒,有不少方法,但说起容易做起难。要学会制怒是要有相当的毅力和决心的,并要经过不断实践才能取得的。最通常所说的制怒方法是暂停 (Time Out),并脱离接触,等冷静下来再谈。如果你不能走开,你可以在心里数数,从一到十,或一到三十,然后再说出你想说的。心理研究表明,十至三十秒的延缓可使你爆发出来的怒气的伤害性和攻击性减少许多。

当你觉得怒火中烧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做深呼吸。但要注意,直接从胸腔做深呼吸并不能放松你自己,深呼吸的感觉要来自腹腔。即由腹腔产生压力至胸腔来进行呼吸。做深呼吸的同时,要在脑子中重复“放松点”、“别太紧张”、“别太当真”等字句。

用想象来制怒。假象你正在花园、草地、河边、海滩上散步来放松、转移激动的情绪。

重新调节你想问题的方式 (Cognitive Restructuring),这是很重要的制怒步骤。把“太糟糕了”、“太坏了”、“太惹我生气了”这类想法,改为“这的确让我恼火,我有怒气也可以理解,但这并不是世界的末日,发怒也解决不了问题。”“发都发生了,发怒也不解决问题。” 避免使用“绝对”、“绝不”、“总是”这类字眼,因为这类词汇把你看问题、想问题的角度推到极端,认为他人或现实已不可改变,而且为你的发怒提供借口和开端。最好不要用“你必须”、“你应该”等词汇,因为这类词汇给人一种说话人居高临下的态度,容易激发对方的心理上的防御机制, 会使现有的矛盾冲突加剧。另外, 不要在争吵或愤怒中,使用“为什么”这个词,因为它有太强的责问人的口气, 以及对他人持怀疑否定态度, 在特定情况下, 这会近一步激化矛盾。

制怒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逻辑性和合理性。当人愤怒或发怒时,往往变得不理智。如果你能用理性来提醒自己,不是整个世界或他人在作弄你,你所经历的只不过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困难,那你会在心理上平衡许多,看问题也就能从一个比较公正、均衡的角度来看,你的怒气也会减少许多。

有些时候,我们的焦躁和怒气来自于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传统观念认为:每一个问题都会有一个答案。其实,研究表明, 生活中有些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甚至是没有解决方案的。所以,要解决来自这方面的怒气或烦躁,关键是你怎样去面对这些问题。做个计划来安排,来一步步处理问题,尽可能朝好的方面去努力,做不好或一步达不到也不要觉得伤心或受到伤害。但发怒并不等于让你伤心难过之事就可以得到解决。如果由此失去耐心,你到头来伤害的还是你自己和你身边最亲近的人。

制怒的另一方法是有幽默(Humour)。许多伟人都会用幽默来制止可能爆发的怒气,以化解危机。

制怒要求学会较好的交流技巧。爱发怒的人喜欢很快马上就跳到得出结论的阶段上。而在愤怒中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或不准确的。如果你陷入争论,脾气上来了,千万不要对人或事急于下结论。你应该放慢自己,想想你应该做出的回应。情绪激动或愤怒时不要说出到嘴边的极端的话。这是制怒和交流技巧中的一大法宝。

你应该先学会听,不管对方说的话有多刺激,你都不要先去反驳、捍卫自己,你要先去听清弄明对方怒气不满的下边是什么东西。心理学上认为要迅速控制住对方怒气的方法,是接过对方的话,改两三个字,但不改其意思,马上以问题的方式给对方送回去。如“我理解的是你对我这样做很不满意,对不对?”“你认为我在伤害你,对不对?” 当对方一旦感觉到你在听他/她的意见,并理解他/她此刻的感受,怒气和不满马上会减少许多。他/她不可能对自己的话进行反驳, 也不可能不对自己的话进行进一步解释。愤怒是一种心理能量 (psychodynamics) , 发泄出来之后, 心理和情绪就会平静许多。平静下来以后, 也容易听进对方的意见。 你只要不以怒制怒,局面一般就不会失控。

另外,控制争吵和矛盾冲突的时间和场地也很重要。不要在安排好的重大事情,如家宴或赴宴之前,或睡觉之前,争吵或发怒,这会破坏你的心情或平静。再有一点是,就是不要在孩子面前经常争吵发怒,这会毁了他们童年的纯真,并使其失去对人际关系的信心。

如果发怒习惯已经严重到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建议去参加制怒的学习班 (Anger Management Group) 。在那里你会学到许多制怒的技巧和控制情绪的方法,你会感觉到你做人有更高一点的境界。同时,你也可以去接受心理辅导。

总之,撰写此文是想帮助朋友们,也帮助我自己,能够做人做得更成熟一些,言行更为有效一些,也生活得更愉快开朗一些。

Loading...